世界遺產專題4 兵馬俑 歷史顏色保護大作戰

文╱新華社 |2017.10.21
3352觀看次
字級
2014年,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辦的「真彩秦俑」展覽現場。 圖╱新華社
保護修復後的彩繪跪射俑。 圖╱新華社
二○一七年,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辦「留住色彩——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成果展」,展出彩繪俑頭。 圖╱新華社

文╱新華社

43年前,一個震驚世界的神祕地下軍陣在陝西臨潼重現世界。朱紅、紫紅、粉紅、粉綠、粉紫、粉藍、桔黃、黑、白、赭……兵馬俑軍陣儼然,但「色彩」卻只維持了短短幾分鐘,甚至只有15秒——須臾之間,顏料紛紛脫水、起翹、剝落。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顏色脫落和土遺址的損毀問題最難攻克。為此,他們展開了一場漫長的顏色保護大作戰。

四十三年前,中國大陸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鏟子、刷子和棉簽打開塵封兩千多年的黃土,一個震驚世界的神祕地下軍陣在陝西臨潼重現世界。

威名赫赫的秦帝國就這樣露出了它絢爛的冰山一角:朱紅、紫紅、粉紅、粉綠、粉紫、粉藍、桔黃、黑、白、赭……一尊尊神態各異的兵馬俑軍陣儼然,彷佛仍在守護著大秦帝國。

然而,這些兩千多年前的「色彩」卻只維持了短短幾分鐘,甚至只有十五秒——須臾之間,顏料紛紛脫水、起翹、剝落。「驚歎之餘,你甚至連拍照的時間都沒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說。

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廳一隅,夏寅講述著一個多數世人未曾見過、埋藏在地下二千多年的多彩世界,一個中國考古工作者努力數十年還原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的「中國色彩」的故事。

歷史的顏色:五彩斑斕

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臨潼縣西楊村,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一些陶俑碎片。七月十五日,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進駐西楊村,隨後兵馬俑被發現,當年的領隊袁仲一今年已經八十五歲高齡、被稱為「兵馬俑之父」。

歷經數十年的發掘、觀察、研究和分析,袁仲一對已經出土的二千多件兵馬俑瞭若指掌。「每個俑,我都看過,做過發掘紀錄。高矮胖瘦、穿什麼衣服、出土時的顏色、梳什麼髮式、穿什麼鞋子,我都熟悉。」

一九八七年,秦始皇帝陵和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九八八年,兵馬俑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的學術報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出版,其中多處提到了兵馬俑為彩繪這一事實。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人們會看到它們原本形象多彩絢麗:朱紅、棗紅、紫紅、粉紅、深綠、粉綠、粉紫、粉藍、中黃、桔黃、黑、白、赭,有十幾種顏色。

「陶俑和陶馬埋在地下兩千年,經過火燒水淹,其彩繪塗層會老化、剝落。秦人在給兵馬俑上色前,先刷了一層生漆,發揮黏合和突出顏色的作用,在發掘時生漆由於失水會捲曲剝落,因此要異常小心,須用竹簽、手術刀、鑷子、棉球等細小工具進行。這是一項極其精細的科學工作,容不得絲毫馬虎。」袁仲一說。

時空的穿越:絢爛褪去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的一號坑如今佇立著一千多件兵馬俑,軍陣整體向東,呈現出厚重的灰黑色。這符合很多人對秦朝歷史的認知,也是很多人透過照片看到的兵馬俑色彩。

對於中國大陸的考古工作者來說,顏色脫落和土遺址的損毀問題最難攻克。

環境變化是導致兵馬俑迅速褪色的主要原因,而隨後的保護還面臨微生物和可溶鹽帶來的破壞。在電子顯微鏡下,一簇簇白色的「花朵」在文物表面綻放。這是廣泛存在於空氣、土壤中的黴菌孢子,當溫度溼度等達到生長條件後,就會飛速生長。有些黴菌的生長會分泌色素和產生酸鹼等有害物質,沉積在文物表面上,影響文物的外觀並造成損害。

同時,陶質彩繪文物表面會凝結一層白霜般的可溶鹽,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溫度溼度稍有變化,可溶鹽就會反覆結晶和溶解,導致文物胎體和彩繪空隙變大、強度降低。哪怕是輕輕的觸碰,也會讓文物表面如同酥脆餅乾一般剝落。

「環境變化、微生物、可溶鹽,是使兵馬俑褪色的三大『敵人』。」夏寅說,「地底下的溼度和溫度不同,文物的顏色如同有了保護體,被挖掘出來之後表面很快失水,漆面迅速捲曲剝落,令人惋惜。在兵馬俑發現之初,當時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能力保護兵馬俑絢麗的色彩。」

科技的力量:保鮮還原

為了彌補兵馬俑迅速褪色這個遺憾,一九八○到九○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並有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美國佛利爾(Freer)研究所的伊莉莎白.菲茲胡等人第一次從漢代陶器、青銅器彩繪及顏料中分析出藍色和紫色矽酸銅鋇,並命名為漢紫、漢藍,也稱「中國紫」、「中國藍」。

經過多年艱苦攻關和科學研究,中國考古工作者也在一九九○年代取得突破,首次在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了人工合成的「中國藍」和「中國紫」,將中國人工合成顏料的歷史推前了許多年。

「矽酸銅鋇是『中國藍』和『中國紫』的典型『中國特色』。」夏寅說,它們的特點是人工合成,將石青、石綠、重晶石、石英等物質混合,在攝氏一千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反應,生成新的物質矽酸銅鋇。

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者成功地找到了運用聚乙二醇與聚氨酯乳液聯合處理和單體滲透——電子束輻射聚合這兩套保護方法,成功有效地保護了隨後出土的珍貴彩繪陶俑,不但以後出土的兵馬俑保留了色彩,也為眾多陶質漆底彩繪文物提供全面的技術保護。

最近幾年,帶有油漆的兵馬俑甫一出土,就被噴上PEG防腐劑,並用塑膠膜包裹,以保持溼度。而色彩最為豐富的兵馬俑,則與周圍的土塊一起被移送至現場的實驗室,進行更為科學精細的處理。

為了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於兵馬俑保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如今已成立了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顯微分析實驗室等五個專項實驗室,以及彩繪文物保護實驗室和綜合修復實驗室等,先後獲國家文物科技保護和技術創新一等獎,在修復技術、黏接材料等方面也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新的色彩保護技術至少能將文物出土時的顏色保存十年以上。」夏寅說。

僅了解冰山一角 發現珍貴「中國紫」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黑色」作為最尊貴的顏色,「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然而,兵馬俑的服裝卻是多彩的。據統計,兵馬俑的服飾上有粉綠、朱紅、棗紅、粉紅、天藍、白色、赭石等十幾種顏色,尤以粉綠、朱紅、粉紫、天藍等四色數量最多。這一發現是否與「秦人尚黑」的記載相矛盾呢?

有「兵馬俑之父」稱號的袁仲一認為,古代服飾的顏色有時尚色和流行色兩種。時尚色即當時最為崇尚的顏色,帶有濃重的時代特徵和政治色彩,例如黑色就是秦王朝的時尚色。當時,帝王在祭祀或朝會中穿的禮服、重大活動中使用的旌旗、國家使節使用的信物等在國家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件均為黑色。而流行色則指當時社會廣大民眾所穿衣服的顏色。

「因此,不能把秦王朝尚黑,理解為社會各階層的人一律都穿黑衣服。」袁仲一說,「透過秦俑明快鮮豔的顏色,我們可以觸摸到秦人的情感與心靈是熱烈的、朝氣蓬勃的,而不是低沉的、悲哀的。」

寧願暫存地下

透過化學分析工作,文物保護修復專家還發現,在秦兵馬俑身上珍貴的「中國紫」是一種在自然界沒有找到、需要人工合成的色彩。因為合成難度大,「中國紫」稀有且珍貴。

「兩千多年前,秦人就能夠通過礦物質人工合成顏料,非常了不起,足以說明秦代技術的發達。這類技術難度在秦俑的燒製上也有充分體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說,人類在進入工業社會以前,有三種非常重要的人工製造的藍紫色顏料,分別是「埃及藍」、「中國紫」和「瑪雅藍」。

夏寅說,「中國紫」的成分為矽酸銅鋇,不但需要人工合成,而且由於性質不穩定,在合成過程中對於材料配比和溫度掌控要求非常高。因此,古時只有高級別的人物才能使用這種顏料。他推測,這種顏料的製備技術可能只掌握在高級國家機關手中,隨著兩漢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分裂割據時期,這種先進的製備工藝失傳了。

「即便今天在現代實驗室裡製備這種色彩,也仍然難以把握。」夏寅說,「秦人如何掌握這種礦物質合成技術?又為什麼要調製出『中國紫』這種自然界罕見的顏色?含義是什麼?這是未解之謎。因為中國史書沒有對這兩種色彩的記載。」

今年八月,借助互聯網科技,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人們可以通過二百億圖元的「超高清級別」照片,去觀察和分辨兵馬俑身上殘存的古老「中國色彩」。「我們對整個秦始皇陵的發掘部分只占總體的百分之一左右,可能僅了解冰山一角,很多東西都在地下。因為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加上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我們寧願它暫時存在地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等所有真相大白於天下,那個謎一樣的彩色世界全部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許要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