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35) 台灣興起上海熱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10.20
2439觀看次
字級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00年,上海老街古玩店內一台老式唱機是70多年前的產品,如今放上老唱片,放出的聲音仍十分悅耳。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00年,在上海石庫門開店做生意的台灣人。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上海展現蓬勃發展的氣象之後,立即吸引各國外資進入尋求發展,圖為2000年荷蘭銀行在上海外灘該行舊址重新開幕營業。
上海由於改革開放而展現新的 一面,在歐式風格老建築旁邊 ,矗立起一座座現代化大廈, 相映成趣。
❺如今的上海外灘經常可見平民 文化活動,圖為2000年上海交 響樂團在外灘廣場舉辦露天音 樂會。

由一位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台商陳彬所寫的一本《我的上海經驗》,意外成了「上海熱」的序曲。陳彬在上海住了十年,做過幾種生意,最成功的是火鍋生意,但只維持兩年好景,之後也在強勢的競爭下收攤。

在偶然的情況下,陳彬應邀寫了一本書,談在上海做生意的種種遭遇,包括微妙有趣的生活細節,以表現上海生活思維與台灣的不同。不料,這本原本不受期待的經驗談卻一舉成為暢銷書,由台北轉往香港再飛向上海的班機上,生意人幾乎人手一本。

隨著陳彬一夕之間出名,並連續再撰寫其他類似的書和受邀演講,台灣書市迅速出現大量有關上海的書籍,媒體也以上海為主題來大幅報導,上海成了「本土」之後台灣的新顯學。

民國68年(1979)起,由鄧小平啟動的改革開放政策,首先集中在深圳、廣州、珠海等南方城市。直到民國81年(1992)鄧小平南巡之後,中國大陸經濟起飛的重心由珠江三角洲轉至長江三角洲,上海的經濟發展政策始全面開放。在靈活的發展策略、大量湧進的外資、原有的建設基礎,以及上海優秀的人力素質等因素衝擊下,上海的發展一日千里。

短短的三、五年間,外商紛紛進駐,抱著發財夢的冒險家和單幫客大舉遷入,不僅改變了上海的都市面貌,也形成了充滿活力和生機的社會氛圍。

至於台商進駐上海的時機,大致始於80年代末期,到了民國84年(1995)上海房地產熱出現時,台商在上海購屋的人數增加,食品業和婚紗攝影業者也紛紛在上海開店,然而受到台海危機、「戒急用忍」的政治氣氛,以及中共國營企業改革的影響,台商的上海熱出現降溫的情形。

儘管如此,由於工資上漲和國內政爭等問題,台灣中小企業仍持續遷往大陸,投資地點包括上海周邊的城市,如崑山、蘇州、無錫、常州等新興工業區。

民國86年(1997)後,上海至南京的滬寧高速公路通車,沿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大幅改善,綠化面積大增,逐漸形成優質的生活環境。原本隻身在此地區工作的台灣人開始將家屬接過來,形成實質上的舉家移民。

民國88年(1999),各總統候選人為了爭取選票,紛紛提出三通政策,使得民國85年(1996)由李登輝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約束力趨於薄弱,中小企業更加速移至大陸。民國89年(2000)總統大選前,社會高度動員,人心浮動,資金與人才持續外移。

民國89年,由於當選總統的陳水扁和副總統的呂秀蓮主張台獨,使得國際社會處於觀望,兩岸關係更顯不確定,首度政黨輪替的初期亦呈現政局動盪。在不耐台灣政局難測、社會不安的心理下,上海突飛猛進更像是新的神話,成為許多台灣人心中虛擬的希望之地。

到了民進黨政府突然決定停止興建核四時,股市大跌,民眾信心指數空前低落,新一波的台灣移民潮湧入上海,此時來滬的台灣人已不似十年前的商人,而是包括了追求自我實現的台灣新生代。如藝術家來滬尋找創作靈感,球員來打職業球賽,時裝業者來尋覓新的模特兒,建築師來大展身手等等,甚至一些台灣留美學生畢業後不是回到台灣,而是受聘於國際公司直奔上海。

此時的上海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已不僅是投資賺錢之地,而是創造美麗人生的樂土。

到了民國90年(2001)底,據估計,居住在大上海地區(包括周邊的江南城鎮)的台灣人及其眷屬已高達30萬人之多,其中包括許多一流的生產、管理和文化人才。

上海熱不僅在現實上顯現出兩岸的社會流動,更在心態上深深刺激包括仍留在台灣的所有台灣人民,為什麼原本在經濟方面遠遠領先大陸的台灣現在不僅快被大陸追上,甚至已將大陸視為新一波移民的地方,台灣未來發展的遠景究竟在哪裡,過往傲人的「台灣奇蹟」會不會像泡沫經濟一樣灰飛湮滅?

這個問題深刻地縈繞在台灣人民心中,期望在永無止境的政治惡鬥之外,能夠真正為台灣找到一條理想的出路。

(本系列結束,徐宗懋撰,梁迦翔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