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北京柏林寺

文/林政儀 |2017.10.18
2751觀看次
字級
柏林寺全國重點文物石碑。圖/林政儀
從柏林寺大門往寺內拍攝一景。圖/林政儀
柏林寺現今大門一景。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今年九月初的北京,雖已過立秋,仍不見涼意,甚或偶有燠熱,幾日閒暇,不忘與友人冒著熱氣參訪幾處名剎,一陣訪勝之中有喜有憂,其中探訪柏林寺之行最令人嘆惋,如今偶爾想起,仍不勝唏噓!

北遊之際,一日近午,與友人至王府井書店訪書,一時憶起日前赴北京前,檢閱北京佛寺圖書,曾見一書提及雍和宮東側有一座始建於元代的「柏林寺」。

,當下在書店中遍尋柏林寺相關資料。一陣忙亂後,所得竟皆只是簡約的介紹,一時疑惑,友人隨即提議取消附近餐廳的訂位,轉往雍和宮附近素食餐廳用餐,以便餐後一探究竟。

餐後,與友人依著書上所附的簡單示意圖,沿著雍和宮大街往南走,直至戲樓胡同往東轉,在蜿蜒的胡同中幾經詢問,終於行抵柏林寺。然而,我與友人帶著喜悅的心情,走近柏林寺入口處之際,遭駐守公安一聲喝止,並說明現今的柏林寺已是公家單位,不對外開放。

我與友人望著柏林寺,一時難掩心中無限的悵然,雖然無法進入柏林寺內參訪,但仍想為此名剎留下一點紀錄。於是,拾起相機,拍攝柏林寺入口處及外牆等若干照片,以為紀念。

柏林寺早年名列為北京八大佛寺之一,其始建於元至正七年(一三四七),明正統十二年(一四四七)重建,又歷經清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兩次重大整修。

一九四九年後,柏林寺曾一度荒廢,經過中國政府多次進行修繕,後改為北京圖書館之典藏書館。一九八四年,柏林寺被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六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為文化部的所屬單位使用。

柏林寺坐北朝南,寺院的中軸線從南至北依序是山門、天王殿、圓俱行覺殿、大雄寶殿和維摩閣。最讓人欽佩的是柏林寺考究的建築規制,即寺中所有的建物皆啟建在甚高於地的磚石台基之上,以使佛門殿宇更增莊嚴。

在永芸法師、岳紅合著的《北京伽藍記》中記柏林寺一則,文中提及寺中大雄寶殿內懸有康熙皇帝親題「萬古柏林」橫匾,是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當時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為祝康熙皇帝六十大壽,主持柏林寺的修繕工程,康熙皇帝特賜頒柏林寺御匾一方。而在殿內原供奉著明塑的「三世佛像」,現已不復見。在殿前立著兩座各刻著滿文、漢文的石碑,是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柏林寺重修工程竣工時,乾隆皇帝御製記述重修柏林寺的碑刻。

大雄寶殿東配殿南面,原有一座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鑄造,高二點六公尺的交龍紐大銅鐘,鐘身刻滿《往生淨土神咒》;另外,在維摩閣原本供奉明代七尊木雕漆金佛像,如今亦不知去向。

柏林寺最為人所知的是寺院曾藏有中國唯一傳世且較完整的「龍藏經版」,內收有元、明、清著名高僧及佛學研究著作,極具歷史價值。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開始刊刻龍藏經,直至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圓滿完成;龍藏經版按照千字文編次,經版現存七萬八千二百三十塊,經書七千二百四十卷。龍藏經版挑選上等梨木,經過精湛技術所雕版而成,雕成後刷印有限,如今所幸龍藏經版仍然完好,一九八二年龍藏經版移至智化寺保存,後再移至房山雲居寺等處收藏。(註)

柏林寺雖占地廣袤,規模宏大,至今因未開放,不得其門而入,僅能於外繞寺一匝,是為此次北京之行一大憾事!因而默禱有朝一日,柏林寺門重開,香火重燃,寶剎重光,作是念。

註:出自李路珂、王南、胡介中、李菁編著《北京古建築地圖》(上),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二○○九年五月初版,第三百四十二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