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演進 信封的崛起

文╱羅塔爾.穆勒 譯╱徐潔、潘世娟 |2017.10.01
1338觀看次
字級

文╱羅塔爾.穆勒 譯╱徐潔、潘世娟

在阿德爾伯特.施蒂弗特(Adalbert Stifter)的小說《我的曾祖父的錢包》(一八四七年,Die Mappe meines Urgroßvaters)中,在敘述者沿著他父母親的小穀倉來到屋頂閣樓,發現將成為他故事題材的羊皮紙書之前,他必須先穿過「密不透風的無用雜物」,裡面有「成堆的紙張、書籍、小包裹、線團、各種小工具、捆紮材料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

紙張從教育機構、貨物流通、私人書信以及政府信函等地流入千家萬戶,又再度消失不見,或被滯留在抽屜、櫥櫃、屋頂閣樓以及花盆內。義務教育,發展中的國家行政機構的官僚主義,政府機關內大量的公務人員,企業經濟的辦公室,所有這些不僅是貪婪的紙張消費者,也消耗了最大份量的書寫紙張。它們像是紙張分配機一樣,把它們印刷或非印刷出來的東西,再次可靠地分配給各個社會機構,就像期刊雜誌與每天出刊的報紙那樣。

施蒂弗特描寫的那一堆雜亂紙張,把我們帶回十九世紀早期。那些早就被人淡忘的歌曲可能譜在手工紙上。但是在施蒂弗特寫作的那個年代,紙張加工企業的機械化幾乎就和造紙機械化的情況一樣不可小覷。我們已經知道一種極為古老的紙張加工品:由膠合的層層紙張製成的撲克牌。

早在十八世紀,它們就已經在自辦的工廠被生產出來,並開始在過去還是白色的背頁加上版畫圖案;到了十九世紀,當初的木版畫經歷了銅版畫及鋼版畫,已經進化到現代的平版印刷。

從英國開始發展的切割機日漸盛行,後來又有快速印刷機的加入,使得印刷速度得以成倍增長。紙張加工業的一大重要分支就出現在書籍裝幀工廠,而能夠反映「紙張和文具用品」特殊發展的是信封的崛起。在十八世紀,信件通常被摺疊後就以封泥密封,「信封」只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自十九世紀初起,它們已經在工廠內大量生產,自十九世紀四○年代起就有信封機這種東西,而它在一八五一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更引起轟動。

(摘自《白色魔術:紙的文化史》,立京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羅塔爾.穆勒(Lothar Müller)

生於一九五四年,德國文學與歷史專家。曾任柏林自由大學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講師,一九九七至二○○一年任職《法蘭克福文匯報》文學通訊欄主編,目前為《南德時報》副刊主編。自二○一○年起獲聘為柏林洪堡大學榮譽教授,亦於二○○○年獲艾爾菲德科爾獎,二○○八年獲約翰海涅西莫爾克獎。本書於二○一二年榮獲萊比錫書展專業書籍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