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熱潮 方興未艾 上

文/戴雅真、徐梅玉、張淑伶 |2017.10.01
2260觀看次
字級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載體,在全球往來、溝通愈來愈頻繁之際,地球公民為了滿足文化、經濟等活動,除了自己的語言之外,積極地學習第二種,甚至第三種語言,尤其在快速、便利的網路際網路時代,語言學習已形成一種熱潮!圖/美聯社
賭場發牌員穆西,在老闆贊助下學習中文,藉以服務愈來愈多的華人顧客。圖/徐梅玉
2012年釣魚台事件使中日兩國關係降至低點,在中國官方對民族主義情緒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多個城市興起反日遊行(圖),但中國學習日語的人數不減反增。圖/美聯社

文/戴雅真、徐梅玉、張淑伶

未來是華人的天下

英國父母叫小孩努力學中文

英國因為地理位置,常能接觸到歐陸語言。在許多學校,法語是必修語言,學習德語、西班牙語也不少見,但近年來,學習中文儼然成為新趨勢,許多父母認為,中文是非歐系語言中最重要的語言,足以影響孩子的未來。

前首相籲棄法語學中文

以連結未來最大經濟體

近期調查超過一千名有十八歲以下孩子的英國父母發現,在非歐系語言中,父母最希望孩子學習中文。超過半數父母認為,學習中文有助孩子未來事業,也能開拓視野,接觸多元的中華文化。

調查顯示,父母認為最重要的語言依序為法語、西班牙語、德語、中文,阿拉伯語和日語並列第五。

然而,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曾呼籲英國學童:「不要再學法語了,改學中文!」

卡麥隆引用前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話:「假如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和他說話,會進入他的腦海裡;假如你用他的語言和他說話,會進入他的心裡。」

卡麥隆說:「我希望英國和世界上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連結,這包括我們的年輕人要學習語言,明天才能在商場上運用。當現在還在學校的孩童出社會時,中國會變成世界最大經濟體。所以是時候把眼光從傳統的法語和德語放得更遠,讓更多孩童學習中文。」

倫敦大學推廣中文教學

三年擬教五千人說中文

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去年九月發起推廣中文教學的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MEP),是英國首見。

這項計畫目標要在二○二○年,培養出至少五千名中文流利的年輕人。參與計畫的孩童平均每周會上八小時中文課,其中四小時是在學校上課。相較於目前學習第二外語的孩童每周僅上一至二小時外語課程相比,是相當顯著的成長。

雖然在英國學習中文的人數在過去十年逐年上升,但參加中文檢定考的人數,和其他語言別相比仍顯不足。去年約有四千人參加GCSE中學考試中文科,相較下,有超過十四萬人參加法語科考試。

實際上,令人意外的是,學習外語並不是英國人的強項。

根據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調查,有四分之三英國人無法用第二外語和人交談,這其實不利於經濟發展。調查也發現,有超過一半(五十八%)英國人後悔在畢業後就把第二外語忘光光。

為此,英國文化協會曾力推學習語言運動,希望激勵使用強勢語言的英國人,多去思考學習第二外語的重要性。

外語補習班所費不貲

免費線上中文課程夯

根據倫敦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調查,七十三%英國人想要學第二外語,但最主要的障礙在於沒時間(四十七%),另有四十四%的人認為花費太高。

就讀英國的外語補習班所費不貲,一對一家教每小時以四十英鎊(約新台幣一千六百元)起跳。但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時間和金錢都不成藉口。在英國,有許多免費又創新的方式可以學習外語。

像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推出了免費線上中文課程,從最基礎的四聲開始教起,有清晰的真人發音,以及生動的情境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學好所有問候語,且不必花一毛錢。

除此之外,中國的孔子學院在英國也扎根頗深,有二十九所孔子學院和一百四十八間孔子學堂,推廣中文和中華文化。孔子學院也曾遭批評,被認為是意識型態輸出的工具,但被大陸官方否認。

中國傾力支持遍地開花

南非學中文正夯

「你好 !」「謝謝!」「再見!」

隨著中國官方或私人企業大舉進軍非洲市場,愈來愈多華人出現在非洲,愈來愈多南非人學習中文,簡單問候語成了流行語。

學校應家長要求教中文

中國支援教師與教材

在約翰尼斯堡的超級市場買完日用品結帳,櫃台服務員突然抬起頭,微笑著以中文對我說:「謝謝!」我驚訝極了,請教她在哪兒學的?她聳聳肩,笑而不語。

南非正式官方語言總計十一種,大部分南非人至少可以講兩種以上語言,其中英語是最普遍官方語言。教育部規定高中生畢業會考必須應考兩種語言──母語與第一外語,而對所謂第一外語定義有著嚴格規定。

二○一六年一月教育部因應愈來愈多家長要求,正式將中文列入四至十年級(高一)一般學校課程,二○一七年進階到十一年級,二○一八年進階到十二年級,如此即可銜接將其編列為會考第一外語的選擇。

此舉對於許多華人子弟來說不啻是個天大好消息。至於配套措施,包括教材與數百名師資培訓等,教育部表示,中國會提供二千本課本作為首批教材,之後,南非教育部會請專人針對需求自編教材。

至於教師方面,除了中國支援部分教師外,已有一百名南非老師陸續接受短期培訓中,未來五年預計培訓五百名教師。

官方資料顯示,全南非目前已有四十四所學校開始教授中文,其中以世界著名風景城市開普敦所在的西開普省最多,有二十七所。教育部計畫未來五年內全國有五百所學校將中文納入日常課程。

凡此種種都是考驗教育部正式讓中文納入學習課程的行政效能。

於是乎,整個南非,尤其是一線大城市,掀起一股強大的學習中文風潮,中文補習班、中文語言學院遍地開花。財力不錯的家長請私人家教,財力其次的則利用周末送孩子到中文學校上課。有些家長乾脆利用時間,跟著孩子一起上中文課,形成父子同堂上課、回家彼此練習對話的有趣畫面。

習中文不只為就業

聽歌追星樣樣來

二十四歲的穆西(Thuso Musi)是賭場發牌員。由於賭場華人客戶日益增加,老闆因而出資鼓勵員工學習中文。穆西開始接觸中文後,漸漸對東方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除了努力自修外,希望以後有機會到中國或台灣留學,增進語文能力,再回到南非當中文老師,回饋鄉里。

不過,因為華人賭客大增導致發牌員必須學中文,部分人認為實在不是華人的光彩。

談談寫字。傳統握筆一筆一畫練習中文書寫,幾乎是成年班學生最怕面對的事情,為免抹煞他們學習熱誠,有些老師改採電腦拼音輸入法教學,很快掌握技巧的學生已經開始拜訪微信平台,找人簡單聊天了。

再談中文歌曲。金山大學語言學院華語文鄧老師提起,目前班上學生最歡迎的歌手是來自台灣的張信哲,因為他咬字清晰,歌曲緩慢悠揚,學生可以跟著慢慢學習中文。

若以影片而言呢?鄧老師說:「中式卡通最受歡迎,中文發音配上中文字幕,學生隨著簡單易懂的劇情,慢慢聽、看、理解。」

鄧老師同時提及年輕女學生諾芳度(Nomfundo),因為上YouTube欣賞中文影片,進而成為中國當紅一線男演員胡歌的粉絲。原來突破語文障礙後,「追星」是不分種族膚色的,十分有趣。

語言是文化載體,人們透過學習中文揭開中華文化神祕面紗,彼此更加瞭解,提升國與國的交流,對身居非洲的華人而言應是利大於弊的。

口嫌體正直 中國學日語熱潮不減

如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中國學校教育的第一外語是英語,因為升大學必考。那麼,社會上比較主流的第二外語是什麼呢?許多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中國民眾都會陷入長考,再給出「大概是日文吧!」的回答。

日韓語學習熱潮

視外企聚集地而定

的確,中國幅員廣大,不像台灣有明顯集中的語言學習趨勢。在上海外語大學讀日文系的冷小姐說,一般而言,中國南方學日語的多,因為日資企業多。

大區域外,個別省分或城市的外語學習風氣也不同。譬如在東北遼寧省的大連也是日企聚集地,有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佳能、東芝等公司聚集,甚至還聯合捐贈了當地的希望小學,大連學習日語的風氣在東北三省中就比較強。

吉林人孫先生說,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口岸城市的中俄貿易較興盛,學習俄語的可能比較多,但鄰省吉林就很少了。以高中來看,當地只有長春外國語學校以培養語言人才為主,設有英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班別,初中加上高中共六年。而全中國有七所這樣的外國語中學。

如果想在中學學第二外語,除了上述的外國語學校,一般來說就是學費較高的私立國際學校。

而在遼寧省丹東,和北韓的新義州市只隔一條鴨綠江和鐵橋,學韓語的就比較多,有助於兩地之間的貿易和觀光。

學習日文最實際的目的就是為了就業;此外,日本的動漫文化、旅遊等,也吸引著中國人,部分年輕人因此想學日文。

釣魚台爭議引民族情緒

「口嫌體正直」日語仍熱

自一九九三年起,日本連續十三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曾經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二十%,日企在這段期間也持續在中國的投資。經濟上的緊密關係,加上一九九六年底日方廢除了繁瑣的留學生身分保證人制度,此後十年是中國人赴日本留學的高峰,啟動了日語學習熱。

二○一二年,由於日本將釣魚台列嶼收歸國有化的行動,中日兩國關係降至低點,在官方對民族主義情緒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多個城市興起反日遊行,當時如優衣庫(uniqlo)、7-11在內的日資企業也低調關門幾天。

但是到了隔年七月,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公布在日本以外學日語的人數,中國比起前三年成長了二十七%,增加了一百零四萬人,是成長最多的國家。

正是在這樣對日本有著複雜情緒的中國大陸,學習日語的人數不斷增加,如同持續成長的赴日旅遊人數及暴買日貨一樣,一些網友不無戲謔地說,這就是日語說的「口嫌體正直」,意思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倒是很誠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