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台灣的國際形象 看電視就知道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2017.09.20
2694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一家周刊日前發布調查,指出中華電信採取新的制度後, Discovery、CNN、BBC……等海外電視頻道因為在台灣的「收入銳減」而「打算撤出」。到此為止,完全是在商言商,不賺錢就走人。但記者筆鋒一轉,表示「假使這些頻道都跑光……不利台灣的國際形象。」這個奇怪的說法究竟這是記者的判斷,還是記者引述「學者」或「NCC官員」的意見,無從準確知悉。但無論誰在說,假使這篇報導訪談的人所說屬實,那麼,我們從中再次領悟一個道理,另生一個「感嘆」。

道理是,電視節目與頻道的生產與消費,如同其他產品,通通存在交叉補貼。以前,是不看Discovery、CNN、BBC……的人,補貼看的人;不看日舞影展電影或兒童節目的人,補貼影迷與家有幼小的家庭。新制完全採取「收視率」,等於看數字分錢,不再補貼,致使知性頻道一個月收入可能減半,難怪Discovery等台灣分公司跳腳。

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難道BBC這些頻道不能提高單位售價,直接向收看的人多收一些費用,彌補因為收視率低、也就是收視的人較少所減少的收入嗎?

邏輯與算數可行,實踐的過程卻很複雜,不一定成功。節目好、頻道好,值得收看,但假使不看,短期之間,對於當事人可能沒有明顯損失的感覺,雖然久而久之,人們的喜怒哀樂與心情,人們對環境的認識與理解,乃至於人們的氣質與品行,很有可能大生變化。「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應該是誇張的古話,但把讀書換成「看電視」,一日三日換成「一年三年」、「十年三十年」,那麼,電視構成的環境不同,觀眾對於哪些事情重要、哪些無關宏旨,觀眾對於不同美學、嗜好與品味的敏感程度,必有差異。

因此,不交叉補貼,完全看收視率,是可能如同記者所說,會造成「腥色聳動頻道遍地開花,優質小眾頻道靠邊站」。這裡,就是「感嘆」的開始。中華電信的MOD開播十三年,據說虧損三百一十五億元,部分原因是交叉補貼的成本由它吸收,若是純粹私人公司,應該無法容忍。偏偏中華電信的最大股東是我們自己,但由政府代表國人管理,結果變成「懷璧其罪」,致使這個在數位匯流年代,理當加碼投資影音製作並經營頻道,藉此才能利己並有利本地文化的中華電信,動輒得咎,既有過時的黨政軍條款之掣肘,可能也有競爭者遊說當局所施加的不當壓力。

現在,再因不肯慷國人之慨補貼外商,居然還得背負有損台灣國際形象的批評,豈有此理。

其實,如果看電視會損害我們的國際形象,我們早就自損多時。《看》雜誌有調查,發現公視沒有之外,其他頻道的新聞,平均竟有百分之四十三點四二的「新聞」取自網路、行車紀錄器和街道監視器!英國人也從網路找新聞,BBC經由二十二人負責,但重點在核實與評估其是否有新聞價值,不是加油添醋或照播。

英國人一年看電視新聞一百一十小時,百分之七十六看BBC,另有百分之十六收看另三家無線台的新聞,而其品質與BBC相同,都要遵守專業的法規。我們一年可能看一百八十小時新聞,但我們的政府不肯協調,坐令電視公司無法讓我們的記者發揮,致使新聞品質長年不佳,「三器」新聞占了可觀比例,這些事實才真正傷害了台灣的國際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