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22) 羅大佑吹起黑色旋風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07.21
3249觀看次
字級
羅大佑(左)、周華健(中)、李宗盛在民國80年代末期成為台灣大眾音樂的中壯派代表人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與「OK合唱團」合作時期,羅大佑已從早期叛逆的黑衣少年,轉變為穿格子衫的鄉土中年。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羅大佑的現場演唱會充滿爆發力,很能帶動台上台下的高昂氣氛。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新崛起的歌手羅大佑以叛逆 的造型和歌曲造成一股黑色 旋風。
羅大佑參加電視節目錄影。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穿著黑衫、戴著墨鏡,一身離經叛道的造型,加上沙啞的吶喊聲,才華洋溢的歌手羅大佑崛起於民國71年(1982),似乎象徵民國70年代的台灣將是一種新的感覺。

這一年,年輕的羅大佑和女歌星張艾嘉不斷出現在電視上,唱著〈戀曲1980〉和〈童年〉等歌曲,裡頭既有對過往歲月的淺淺感傷,又有著新一代人對老套山盟海誓的不買帳;無論是詞曲、唱腔和演唱方式都打破陳規,令人耳目一新。

接著,羅大佑個人獨唱的〈之乎者也〉和〈鹿港小鎮〉則包含著類似的意涵,但形式上更具抗議精神,引起年輕人的普遍共鳴,旋即造成極大的轟動。羅大佑出身醫師世家,從小學習鋼琴。大學學醫,卻醉心於西洋音樂。民國63年(1974),為電影「閃亮的日子」作插曲,從此開啟音樂創作生涯。民國71年,出第一張唱片時即以其原創性造成轟動。

從民國40年代開始,台灣大眾音樂的主流若非官方的愛國歌曲,即為坊間郎有情妹有意的「靡靡之音」,在窮困的年代,音樂無論何種性質,其商品性格十分有限。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民國60年代的年輕人開始有意識地拿起吉他彈唱民歌,並逐漸呈現大眾文化的創作和商業意義。不過初期,他們以模仿美國的鄉村音樂為主,到了民國65年(1976),詞曲清新悅耳的「校園民歌」終於出現,它是新一代音樂創作的產物,來自一個較富裕平和的生活環境,呈現著新的風格,如同童年的純真。

羅大佑的出現,彷彿未受過飢餓的一代進入了叛逆的青少年期,一方面向以往的舊觀念挑戰,另一方面又充滿商品性格,比上一代更具備賺取財富的「新觀念」。抗議商業社會形成後的種種精神束縛,這種反對的歌聲本身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產品。這是民國70年代的抗議者與其前輩最大不同之處,後者與其抗議的對象處於明顯的對立面,前者與其抗議的對象本質上更像相輔相成的親密夥伴,反映的是整個時代的特色。

民國72年,羅大佑推出唱片〈未來的主人翁〉,使流行音樂的抗議色彩達到新高峰,也在商業領域上取得新的成果。

儘管如此,青年羅大佑就如他的歌曲所顯示的徬徨心情,這段時期對自己的音樂生涯並不確定,曾短暫換下舞台的黑衫,穿上白衣,在仁愛醫院放射線治療科當第一年的住院醫生。不久,他又重回歌壇,出了第三張專輯《家》,但反應不如預期。為了突破生活與創作的瓶頸,民國74年(1985)羅大佑赴美,期間寫了一首〈明天會更好〉,被國民黨當成競選歌曲,歌頌時代的美好與希望,隨後他聲稱這是他最討厭的一首歌。

民國76年(1987),羅大佑前往香港發展,此時的他已褪去以往的叛逆色彩,呈現對生活的美好嚮往。香港四年,羅大佑寫出了許多流行於華人世界的歌曲,包括〈戀曲1990〉、〈東方之珠〉等,此外,他的〈皇后大道東〉震撼了香港樂壇,其「搞點新意思音樂會」更成為香江盛事。

民國80年代初,羅大佑暫別異鄉之旅,回到他十年前吶喊的台北,不過此刻的他卻是穿著平易,如書生般的音樂工作者了。他創作了一些本土的台語歌曲,但未造成領導性的潮流。

總的來說,羅大佑的音樂見證了民國70年代兩岸三地的成長,先是台灣,接著是香港,後來是大陸,他的音樂創作長年處於領先潮流的地位,成為許多人生命中無可磨滅的記億。

(徐宗懋原著,梁迦翔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