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杉 讓植物與藝術交叉融合

文/任沁沁、程群 |2017.07.02
1189觀看次
字級

深扎於土里的兩個LED燈箱,裡面種滿了造型各異的各種植物,其中多數是雜交植物。白色的燈光將整個透明箱體照得透亮。


這個名為《溫室》的藝術作品在畫廊展出了近一個月時間,創作者何杉說:「作品想表達,在一個封閉生態系統中,探討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現在很多人不尊重環境,我想透過這個作品引發人們的思考。」


這個新奇的藝術作品引起了很多參觀者的興趣。策展人對於作品《溫室》評價是,藝術家試圖篡改和塗寫這些生命的時間和形態的舉動,模糊了關於藝術的一般認識。這些奇異植物和藝術家的意圖,刺激了此前從未被觸動過的神經領域。


植物是藝術的主角


出生於一九八四年的何杉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小學開始她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當時一心想要學油畫,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中央美術學院。」何杉說,雖然現在從事的藝術方向與繪畫沒有直接關聯,但對藝術不斷追求探索的興趣至今未變。


從初中三年級開始,何杉進入北京吳作人美術學校學習繪畫,這所學校是一所文化與藝術教育融合的學校,為一些對藝術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專業指導。


「在吳作人美術學校學習期間,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繪畫技巧,更多是對於藝術、對世界觀念的構建。」何杉說,系統化學習讓她對藝術有了全新認識,這些年她在藝術領域的探索創新,其創作源頭仍是多年前學校的學習經歷。


因為文化課分數的差距,何杉最終沒能進入夢想中的中央美術學院,而是就讀北京另一所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大學生活為她開啟了另一個藝術維度空間。


「當時在家裡養了很多植物,包括蕨類植物、食蟲植物,還有現在流行的多肉植物等,植物愈養愈多,家裡空間太小,於是在北京郊區租了一個地方專門種養,並雇人幫助看管。」何杉說,對於「植物藝術」的探索試驗從那時開始,植物開始成為她藝術表達的「主角」。


「我不斷在思考,植物生命是被我們玩於股掌,還是正合它們之意。被帶入居室和陽台的種子們,利用時間的厚度,能否造就一種脫離現實的自然。」何杉說,她希望把這種思考透過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視頻、圖片、攝影等都可以成為「植物藝術」的表達媒介。


植物藝術在探索中


玩藝術需要錢。何杉上大學時意識到,如果從事藝術工作,她必須有獨立的收入來源。於是,她從大一開始在網路上開了一家賣衣服的店。


「衣服都是我自己挑選、進貨,網站也是我自己打理,當時網店每個月的利潤超過(人民幣)萬元。」從事植物藝術之後,何杉又開了一個展示和出售自己植物的網店。網路商店的收入成為何杉的主要收入來源。


藝術圈的朋友喜歡把何杉稱為「怪博士」,因為她對很多事物都很感興趣。如今,何杉每天除了打理網店和藝術創作,她還會瀏覽國外藝術的最新動態,並和一些國外藝術圈的朋友交流植物藝術的感受和認知。


「這麼多年來從未放下對藝術的熱愛。我覺得藝術是一個經驗沉澱的過程。」何杉說,她現在從事的「植物藝術」仍然屬於探索實驗階段,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如今,何杉開通了個人公眾號,在裡面展示她的藝術作品,還有她對生活的思考。她的「植物藝術」慢慢已有很多人認識,她的作品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藝術展中出現。


何杉說:「我在藝術圈是一個游離的人。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希望能不斷開拓新領域,保持自己藝術的敏感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