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領悟落實心體 復興中華文化

文╱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2017.06.27
1596觀看次
字級

文╱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當我們談中華文化的復興,不應該只是從中國自身的角度來認識復興,而應該從人類整體文明的角度來認識復興。並且,「復興」並不是復興中華文化的外在軀殼,意即只是懷著「崇古」的心態來復興不同時期的典章制度,而是要復興中華文化的內在實質。這個內在實質是指什麼呢?如果從中華文化做主體來觀察人類各大文明的異同,當會發現如果世人基於對何謂一神論(monotheism)有著不同信仰激化出劇烈的衝突,則中華文化對此類議題的存而不論,其面對理性與感性的兼容並蓄,甚至進而讓不同文化的差異在自身和解共生,這無疑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資產。這種廣納各種差異卻能辯證性實踐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呢?筆者要指出,如果沒有對「心體」(nous)的領悟與落實,則中華文化無法孕育出規模宏大的格局,創發出人類如此斐然的精神資產與物質資產。

中華思想自有主軸,本來並不是西洋哲學常見「理型論」(idealism)或「物質論」(materialism)這兩大類型能簡單歸類(中國過去七十年來,使用「唯心論」或「唯物論」這種「二元對立」的說法來從事於政治鬥爭,這其實是對該兩詞彙不精確的翻譯),「天人合一」的重點並不是「人成為天」,重點在「天人」獲得「合一」,這個「一」(the One)是指「心體」,心體本不是優先於現象的「理型」,更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學者對中華思想最精湛的心體論有著重大誤解,這本來並不是任何個人的問題,而是宋明儒學衰落四百餘年後存在於華人社會的普遍現象。心體特別在宋朝與明朝被社會視作公共語言,其義理可被大家公開討論,尤其明朝中晚期三教九流甚或販夫走卒都有人在倡導心學,使得心學由廟堂到廟會都獲得接納與流傳,這種現象卻在清朝入關後戛然而止。

中華文化逐漸來到衰落時期,直至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失敗簽訂南京條約,從此華人徹底失掉文化自信,不得不展開西學東漸的歷程,中國的學術被徹底殖民化,致使討論心體被視作神祕主義,儒家修養成聖的工夫就此路斷,帶來非常嚴重且錯誤的影響,現在亟需我們撥亂反正,重新倡導讓心體恢復成為社會公共語言。如果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每當做完演講後,都不忘表示「上帝保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這就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而言可謂理所當然,屬於西洋文化在社會層面的體現,然而,值得反思者,華人社會何時能恢復對心體的關注,尤其海峽兩岸的政府,是否能重拾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自信,政府領導人每當結束演講的時刻,最後都能由衷說出「心體守護中華」呢?果真如此,這就是中華文化真正開始復興的里程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