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35)

星雲大師 |2017.06.23
2524觀看次
字級
山西五台山龍泉寺的石牌坊,為當地具代表的建築。五台山素有「清涼勝景」和「佛國聖境」美稱。 圖/資料照片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金頂為峨眉山最高的聖殿。圖為此處新修建的建築群和十方普賢像。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
單槍匹馬獨自行動
報應不爽不滅因果
尋行數墨字斟句酌 
尋常茶飯來處不易
循環往復來回不斷
悲智願行名山菩薩
惡語傷人說話如刀


世間生活
文/星雲大師


人在世間生存,都離不開生活;即使信仰宗教,也需要生活。因此,古代禪師大德們所謂的修行,不外乎「吃飯去」、「喝茶去」、「飢時吃飯,睏來眠」、「我要去小便」;二六時中,哪裡能離得了世間?所以,不管是不是宗教徒,都應該懂得正確的過世間的生活。
以下有四點意見,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一般人對信仰宗教者最為垢病的,就是太過冷淡,所謂「三冬無暖氣,枯木倚寒蟬」,以為這樣才是真修行。事實上,一個人有了宗教的信仰,更要有積極的力量,為人間去進取。黃檗禪師大喝「斬斷你的雙腿」,破除小乘的自了精神;道元禪師的「此時不晒(香菇),更待何時?」表現了把握當下的積極性。因此,修行不是畏頭畏尾,不是踟躕不前,如此才能發揮犧牲奉獻、義無反顧、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一個宗教徒和人家講話,不一定開口閉口就是「看破世間」、「冤親債主」、「趕快生天」、「往生淨土」的言論,鎮日「無常苦空」,只是照本宣科,不是真正體會緣起的真理。真正懂得信仰真諦的人,說話,要帶給人信心,帶給人希望,把法喜安樂讓對方共同分享,那才是樂觀喜悅的說理。
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一個宗教徒,不能天天想別人給我供養、給我厚待。我們穿衣吃飯,都是仰賴社會大眾的護持,自己本身當然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我種農田、我植山林、我興水利、我造橋鋪路、我生產、我培育人才、我教化度眾……我能有很多資生利眾的事業,我能恆順眾生的需求,我對這個社會人間才有貢獻。
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中國大乘佛教,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是代表大悲的性格;山西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是大智性格的表徵;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是大願性格的實踐;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大行性格的典範。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宗教徒,可以學習這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性格,將我們的信仰落實在人間。所謂「人成即佛成」,人間的責任道業完成,還怕將來不成佛嗎?
每個人在世間生活,無不希望現在與未來都能無憂無怖;不管是像「熱,到熱的地方去;冷,到冷的地方」的快活烈漢,或者像「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的溫厚仁者,能實踐以上這四種精神,則世間的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宗教徒應過的世間生活,有四點:


第一、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
第二、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
第三、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
第四、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


──摘自《星雲法語》第七冊 p.217




【成語典故】


單絲不線
原作「單絲不成線」。一條絲紡不成線。比喻孤掌難鳴,或力量單薄,無法成事。


原文:宋‧法昌倚遇禪師:「單絲不成線,獨掌不浪鳴。達磨為甚隻履西歸?直饒你道得出身句,我且問你:『古人意作麼生?』」(《法昌倚遇禪師語錄》)


單槍匹馬
1.形容單獨行動,果敢無畏的精神。
2.禪門裡比喻心念虛明自照,於念念中,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亦作「匹馬單槍」。


原文:宋‧洞山曉聰禪師:「制使當年問道時,單鎗(槍)匹馬到禪扉。再四垂慈猶未曉,揮毫落紙更明詩。」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七)


尋行數墨
 亦作「循行數墨」。雖逐字逐句鑽研,卻不解其中義理。


原文:梁‧金陵寶誌禪師〈大乘讚〉:「口內誦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墨。」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悲智願行
佛教的四大精神「悲、智、願、行」,以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為代表,對應佛教的四大名山,即分別為四大菩薩的應化道場而揚名國際: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道場。


惡語傷人
用惡毒的言語,使人受到傷害。


原文:宋‧法昌倚遇禪師:「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消。」
(《聯燈會要》卷二十八)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