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課.課文 老師的話 我,不是我的

文/妙凡 |2017.04.08
3301觀看次
字級

文/妙凡

生死,是每一個人從小都會面對的課題,尤其面對長輩們的一一離去,最終我們自己也會離開人間。生和死在每一個生命中如此循環,來了,又走了;走了,又來了。

對生死第一次的印象,是叔公的往生。當時,叔公的大體被安置在客廳,年少的我,在沒有心裡準備的情況下被嚇了一跳,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人老了,就會死亡。」當時以為,死亡和老人是有關係的,我心想,以後如果我成家,家裡不能有老人,因為,老人會死亡。

因緣際會,學佛、出家,在道理上雖然明白死亡只是一種轉換,但是,開始為往生的信徒助念時,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適應和接受。而後,隨著時日、發心和慈悲心的增長,現在面對大體,已經能自在安然。

生死,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每天睡覺醒來的那一剎那,都有一種死去又活來的感受,睡著了,像死了一樣;清晨醒來,又像活了過來。念頭的生死、身體的活動和休息,就如同車輪一樣,每天周而復始。

有一位婦人的獨生兒子死了,非常哀痛,她滿心希望兒子能夠復活,但是到處求助無門,最後來請求佛陀幫助。

佛陀對這位婦人說:「要救活你的兒子,有一個辦法,如果能有吉祥草,給他服用,就能復活。」婦人一聽,趕快問佛陀:「吉祥草在哪裡?」佛陀說:「這需要到人家的花園裡去尋找,而這戶人家必須在百年之內都沒有死過人,這樣的吉祥草才有用。」婦人挨家挨戶地詢問:「你們家裡百年之內,有死過人嗎?」問了上百戶人家,竟然沒有一家是百年之內沒有死過人的。這時,她悟道了。有生就會有死,死了還會再生,生與死是循環的,沒有所謂生而不死。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死不是二分法,而是一個連貫、一個圓。如家師星雲大師所言:「生命,包含了生活和生死。」活著是生命,死亡的轉換,也是生命。然而,由於日積月累的愛執、對生死的不認識,也就衍生出愛別離的痛苦了。

在生死流轉的過程中,即便我們自己的身體,也都不是我們的,還有什麼是我們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