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我在佛學院的日子 在佛學院找到家的歸屬感

文/慧思法師(現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主任) |2017.03.25
3414觀看次
字級
佛學院的學習多元而豐富,來自各個地域、不同文化的學生在此共修共學。圖為大師於二○一四年慈示學部安排聯誼會,由學生烹調各自的家鄉菜彼此分享。
現任男眾學部主任的慧思法師,黃昏時分在院內帶領學生禪坐。

文/慧思法師(現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主任)

【編按】

佛學院,是一個可以讓人引發思維生命的地方,透過文字描述,能幫助社會大眾對其生活內涵有全面性的認識,同時也可提供青年做為人生規畫的另一種選擇。佛光山叢林學院自去年9月起,舉辦「我在佛學院的日子」徵文活動,徵集歷屆校友寫下當時曾發生的趣聞、心得感悟,乃至往後在弘法生涯中的點滴體會,以做為啟蒙社會大眾學佛、行佛之因緣。自即日起,「福報佛學院」專版將不定期刊登入選作品,以饗讀者。

在佛學院的學習,給予我們成長的養分;單純又清靜的修道空間,讓思想飛翔於天際間,規律的作息,慢活的腳步,讓心靈清明朗照,簡樸惜福的生活觀,讓學子降低對物質的依賴。

其實,淡泊也是一種美。

佛學院的課程除了有教理的學科,還有參與活動規畫與執行的各種術科項目,是一所符合當代青年就讀的學府。

每年有來自各國的青年到此學習,在年齡、語言及社會文化的差異下,時有令人噴飯趣聞發生,時有「三條線」的現象出現。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公案。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能把這七種元素調和出人間美味,那肯定功夫了得。而掌握著關鍵手藝的人就是「典座」。

「典座」即是為大眾備辦飲食的人。煮得好吃,平日同樣的份量會不夠吃,煮不好、剩菜多,這考驗著掌廚的功力。

有一次,信徒結緣的青菜放置多日,為了不浪費這些得之不易的道糧,於是典座組費盡心思,化腐朽為神奇,烹調出天廚妙供般的美食「紅燒素丸」。

佛學院位於山上,冬季的氣溫都比平地低,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讓人精神抖擻,內務櫃的家當全穿在身上,都還一直打哆嗦。三餐時間一到,總給人無限的期待。

那天供養咒後,望著熱騰騰的菜餚,眼前出現「紅燒素丸」,剎時,全體同學歡聲雷動(表情如是說),了不起的典座組,深知民心。

大家顧不得「飲食知節量」的警語,白飯一碗一碗的加,菜盤一個個往外推出來加菜。

然而,在一旁行堂的新生同學卻張大眼望著說:「完了!完了!」

學長問:「什麼完了?」

「紅燒素丸都快被吃光了,我心急呀!等一下我們就沒得吃了。」

剎那,學長也哭笑不得。

觀察人們的需求,適時給予歡喜,即生活中實踐佛法、在生活中修煉。此亦如星雲大師所說:

「一個有用的人,即使是小事,也能做得轟轟烈烈;一個無用的人,大事交給他,最終必然偃旗息鼓。」

自古許多大德皆從典座中淬厲身心,開悟見性。而日本道元禪師在參學中國後更著有《典座教訓》一書,明示典座也是一種修行。所以佛門有云:「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可謂真實不虛。

佛光山是我的

學部位於佛光山之東的山嶺,邊坡陡峭。每當雨季來臨前,防災措施必定要到位。避免因疏忽,而造成常住損失。

一日,颱風前夕,老師都去開會,行前沒交代學生要預作防災措施。當老師們結束會議時,已超過開大靜時間。在漆黑的夜裡,看到生活組學長帶著組員,一一巡視排水溝及水孔,關閉所有門窗,又用竹掃把當作簡易防堵工具,來過濾落葉堵塞水道。

學生看到老師們說道:「哦!老師,你們回來了!」

老師問說:「是的!是誰叫你們做這防災?」

學生說:「是我們自己主動做的。因為佛光山是我的!」

一句「佛光山是我的」讓大家有了歸屬感,更讓大家改變漠視一切的自私心態。一句話,若烙印在心裡,產生的力量,無法預測。如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在「有」的世界,能游刃有餘;那在「無」的法界中,更能任運自在。

人最怕的是冷漠孤僻,又對周遭環境,漠不關心。於群我間,形成疏離感。因為一句「佛光山是我的」給人有了奉獻的目標,有了歸屬感。因為是我的,所以待人要親切;因為是我的,所以互動會有表情。

有一回,北京友人來山拜訪,當參觀後發表了感想:「在佛光山雖沒有見到藏經閣,卻發現藏經早已展現在每位佛光人的臉上!」此番話是肯定,也是一種激勵。

在學院團體的生活,經師長無私的教誨,點點滴滴感念在心頭。而今回憶起,無不懷念特別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