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陳舜臣的琉球之風

文/黃議震 |2017.03.22
3963觀看次
字級
陳舜臣信札。圖/黃議震
陳舜臣手稿。圖/黃議震
陳舜臣書法。圖/黃議震
《青玉獅子香爐》書影,昭和四十四年三月二十日,第一刷。圖/黃議震

二○○四年七月,邱明民博士與日本友人一同,在日本福井縣大飯町,進行文豪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所造的木造建築拆解。二○○九年移築於淡水,竣工後,以水上勉所仰之鄉賢儀山善來禪師楗槌應叩弟子滴水禪師典故,定名「一滴水紀念館」,與水上勉於故鄉福井縣修建的「若州一滴文庫」,遙相輝映。

淡水「一滴水紀念館」內除設有「水上勉文庫」,向日本文壇巨擘水上勉致敬外,並設置「陳舜臣文庫」,以肯定台籍作家陳舜臣一生在日本文壇奮鬥的斐然成就。

陳舜臣本籍台北新莊,父親陳通於一九一○年舉家遷徙日本神戶(註❶),從事貿易。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八日,陳舜臣生於神戶市元町通,一九四一年四月入日本國立大阪外國語學校(今大阪大學外國語學部)印度語部,隔年選波斯語為第二外語,這一年本名福田定一的司馬遼太郎入同校蒙古語部,兩人有幸成為知交,日後各自縱橫文壇,並列日本「歷史小說雙璧」。

對印度文化興趣濃厚的陳舜臣,畢業後任母校西南亞細亞語研究所助教,並參與編纂印度語辭典,以印度研究為學術志業,然中日戰爭結束,日本戰敗,殖民地出身的陳舜臣回復本籍,而喪失日本籍,以致無法繼續任職於日本國立大學,學者之夢亦告粉碎。

一九四六年初,陳舜臣從神戶遷回故鄉新莊,同年五月,東京大學畢業的老友鄭聯銘受聘回台任新莊中學第一任校長,於是邀陳舜臣赴新莊中學任英語教師。

陳舜臣在故鄉暫居三年後,一九四九年離台返回日本神戶,協助家族的貿易事業。

「陳舜臣文學之路的開啟是源自女兒的一場病──某日,長女罹患流行性感冒,他須徹夜照顧,看護之餘,一邊大量閱讀推理作品,一邊嘗試書寫推理小說,並以投稿『江戶川亂步賞』為目標。」(同註❶),幾年後的一九六一年,陳舜臣以《枯草之根》獲得日本推理小說的最高榮譽──江戶川亂步賞(第七屆)。

一九六八年,陳舜臣更以《青玉獅子香爐》,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重要獎項之一的「直木賞」(第六十回),而擔任此次直木賞的評審有著名小說家海音寺潮五郎、石坂洋次郎、大佛次郎、水上勉、川口松太郎……皆肯定其獲獎資格。

其中水上勉在評審評語中寫道:「……這是篇好的短篇小說。這個人寫過《鴉片戰爭》這部大作,好幾次都是候選,每次都是只差一點點得獎,擦肩而過。對於這次的獲獎,我完全沒有異議。」(註❷)從水上勉建議獲獎的評語中,頗見水上勉對於陳舜臣惺惺相惜之情。

一九七○年,陳舜臣再以《再見玉嶺》、《孔雀之道》獲得第二十三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此後,陳舜臣轉向以中國歷史中的重大事件作為小說創作題材,大量創作,成為日本的中國歷史小說先行者。

日後,日籍小說家如:宮城谷昌光、塚本青史、田中芳樹、酒見賢一、伴野朗……追隨陳舜臣以中國歷史為小說的創作背景,形成一派,構築而成「陳舜臣山脈」。

一九七九年,陳舜臣、司馬遼太郎、井上靖,三人獲邀參與《絲綢之路》紀錄片的拍攝演出,這是日本放送協會與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第一次合作,而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文學大家陳舜臣,以中國歷史研究的權威受邀入鏡,此後,他更成為日本電視媒體徵詢中國相關議題的重要對象。

至一九九三年,日本NHK依據陳舜臣著作《琉球之風》改編製播成大河劇,這部作為陳舜臣「海的三部曲」中最晚完成的著作,陳舜臣在出版自序中寫道:「從十六世紀後半開始到十七世紀前半……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剛結束漫長的戰國時代、德川幕府開始要安定下來之際;而中國大陸,卻是明末清初的動盪時期……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所愛的故鄉台灣在這個時期開始浮現出具體形狀……」(註❸)

旅日的陳舜臣對於故鄉,終究依戀。

二○一○年,落戶日本的陳舜臣回台訪問,十一月五日蒞臨「一滴水紀念館」,看著水上勉之父所建的木造建築,遠離故鄉,飄洋過海歇腳於傍海的淡水,而自己與同為「直木賞」得主水上勉的文庫並呈於館中,此刻,不知是否感受到琉球之風,早已從波之上,夾雜著海的鹹味,吹拂而至……

註解:

❶出自《台灣文學館通訊》No.52,陳思宇撰〈跨越國境、難以歸類的台裔日籍作家──陳舜臣〉一文,二○一六年九月,第十七、十九頁。

❷出自註❶之張志樺譯、趙慶華整理〈名家說獎──他╲她們讀《香港》、《青玉獅子香爐》、《流》〉一文,第十、十一頁。

❸出自陳舜臣著《琉球之風》之〈自序〉,遠流出版,民國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初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