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送別 父去之後

文/張博智 |2017.01.23
2556觀看次
字級

父親走了,享壽九十六歲。近幾年,老人家健康每況愈下,勉能飯食,卻已無法行走;這半年來更已難以吞嚥,瘦骨嶙峋,只因不能飯矣。我們雖然早有心理準備,等到將父親從醫院留一口氣接回家中,壽終正寢,仍不免悲從中來。

父親的後事我們決定採用佛教儀式辦理,簡單而莊嚴,希望在平和的氛圍中,祝禱他心無罣礙地離開,雖然關於後事,父親在世時並不曾交代。

二十幾年前母親驟逝,我們為了避免父親傷悲,治喪期間相當熱鬧,喪禮更是風風光光,那不只是為亡靈送終,也有告慰生者的意含。鄉村人情味在婚喪之際尤顯濃郁,那時母親停靈在家期間,大稻埕入夜之後,鄉親陸續來訪,陪父親飲酒、打牌,時有歡笑之聲,幾乎讓人錯以為我們辦的是喜事呢。

說來的確是辦喜事,母親出殯之日,送葬的隊伍中出現兩對新人,一是大哥的兒子——長孫,一是父親的么子——我,兩人就在喪禮中完成婚禮,叫做「順孝娶」,有著沖喜的意味。

白幡翻飛,哀樂傷懷,卻因一身紅的兩位新娘而使氣氛翻轉,尤其是父親,看了高興,直呼:「這是絕無僅有的新聞,應該全國播送!」這樣的婚禮,使老人家轉移焦點,減輕了喪偶的悲情。

母親早逝,我們不再心存「為生者諱」的顧忌,父親的後事就希望在莊嚴中吃齋念佛,讓他平和地超脫化外。除了請出家人帶領我們念經,還有幾個修持的團隊前來助念之外,長年吃齋的二姐天天在靈堂持誦迴向,大姐的兒子更特別請假從嘉義到台東為阿公誦經,「南無阿彌陀佛」法號無時無刻反覆在父親身旁唱頌。

因為早有心理準備,我們哀而不悲,加上吃齋念佛,心情更顯平靜。只是鄉村人情味不減當年,白天不時有人來父親靈前上香;日落之後,鄉親更不約而同前來探望與陪伴,我們則饗以茶點,甚且把酒話桑麻。父親停靈期間,白天不寂寞,入夜更熱鬧,大家都以辦「喜事」的心情與默契來送老人家最後一程。

父喪期間,得以和久違的鄉親們歡聚,尤其看見青壯之齡的接班梯隊儼然成形,薪火相傳,接續農村的希望,也是一樁喜事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