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對科技會議的諍言

 |2016.12.09
1187觀看次
字級

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開砲,直指「全國科技會議」榮景不再,無法指引科技產業發展發向,以致產業界參與意願低,「只能在外頭哀號」。此語一出,業界感同身受,政府震動,翌日馬上由總統蔡英文親自回應,允諾會幫科技界「搬開小石頭」。但國內產學界面對的大環境中,是只有小石頭嗎?

全國科技會議是由行政院召開的,目的在結合國內產官學研四大領域,推動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這項會議發軔於民國七○年代,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那個年代,全國科技會議受到高度重視,當時台灣經濟正在起飛,朝「亞洲四小龍」的地位邁進。在當時氣氛中,全國產學界對科技研發與產業升級,懷抱高度熱忱;對政府的政策與支持,也有相當的期待。

當年政府對科技產業的規畫與前瞻,更勝今日;因此能領導產學界全力衝刺發展科技產業。為台灣打下從製造業、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型態,轉型為科技產業的基礎。如今回顧這段歷程,眼光與魄力獨到的領導人是關鍵因素。這位領導人,也就是無數科技產業領袖無限懷念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在他任內,全國科技會議開得風風火火,新創意、新政策、新突破不斷出現,「李政委時代」是台灣科技產業的起飛期。

誠如張忠謀所言,在全國科技會議剛開始的幾屆,政府的確替產業界找到重要方向,如半導體、資訊、光電產業等,科技轉型、產業升級也不只是口號。

隨著時間過去及國內政經變化,全國科技會議的功能與盛況一年不如一年。以今年來說,七百個出席名額中,只有二成邀請產業界參與。科技會議的主旨是凝聚產官學研共識,共同尋找未來科技產業方向與項目的會議;產業界理當是主角,卻只占二成名額,出席率更不到二成。這透露許多問題,會議找不到新方向、領導人不具科技產業背景、結論空泛。這樣的會議只剩下行禮如儀,對日夜以找尋出路為第一要務的的產業界而言,自也缺少參與意願。

檢視國內目前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很多是披著高科技的外衣,實則是「高級代工」。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液晶科技等領域,這樣的例子所在多有。有些大廠獲利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一,以致必須到中國大陸設廠,以求降低成本。這種獲利模式和蘋果電腦等真正的科技公司相較,判若雲泥;也是台灣科技產業「哀號」的主因。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產業界更是箇中高手。但台灣的問題是產業規模太小,放在全球性的科技產業中,若沒有像南韓政府那樣對業者的大力輔助,就很難與國際大廠競爭。張忠謀說出了科技產業的困境,但「哀號」的背後,還有更多制度、法令、人才、觀念須要突破。英全政府能拿出什麼樣的具體回應與措施,全國都在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