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佛光山 海外佛學院 香港佛教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香港佛教學院 |2016.11.19
2553觀看次
字級
開學典禮──宣誓。(香港佛教學院第25期)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香港佛教學院
學佛行儀──學習過堂。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香港佛教學院
典座,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香港佛教學院

文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香港佛教學院

香港佛教學院開辦於一九九九年,秉持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理念,為繁華的香港地區提供一處摒除外緣、清淨修道的好地方,讓暫時無法放下工作的香港青年也有學佛的契機。

保留傳統 修道氣氛濃厚

香港佛教學院設立於香港佛光道場,採以解行並重的教學方式,恪遵傳統佛制培育僧才。在這裡,生活作息皆依叢林鐘板信號,每日在大雄寶殿早晚課誦,由學生負責司打犍槌法器。濃厚的修道氣息,滿足了學生求法慕道的渴求,也增進其對佛法的認識與佛門生活體驗。

平日除了基本佛法課程,還安排各項活動的參與學習,讓學生透過生活教育,切身體證佛法的微言妙義。

全人教育 師生互動密切

為因應當地的生活形態,香港佛教學院招收十八至四十歲有志學習佛法的青年,每周六、日上課,共四個月、十六周為一期。課程規畫既全面又充實,兼具思想教育和生活教育,期能養成全方位的佛教弘法人才。內容如下:

1行門課程:五堂功課、禪修、念佛、抄經、出坡、典座、活動實習、參訪見學。

2解門課程:佛教史、佛法概論、經典導讀、高僧行誼、學佛行儀、宗門思想、佛教文選等,並不定期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專題講座,開闊學生的生命視野。

師資方面,首任院長由香港著名專業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李焯芬教授擔任,現任院長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所畢業的覺毓法師、香港中文大學宗教文化研究系學愚教授等,皆為本院專任教師。

未來展望 落實本土弘化

香港佛教學院自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十七年歷史,培養出千餘位學生。其中不乏在各機關行號擔任管理階層之人士,他們寧願放下高薪名位,到寺院過叢林生活、學習佛法;也有學生在修學圓滿後,繼續前往佛光山叢林學院深造,尋找人生更高的定位與價值。

學生畢業後回到社會,大多本著悲智願行的院訓服務社會、造福人群,或者從事佛教相關的事業,撒播菩提種子;也有不少學子追隨星雲大師出家,在全球五大洲積極推動人間佛教,倡導和諧社會。未來,我們期許能培養出香港籍的住持人才,落實佛教本土化,讓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因為有了佛法的滋潤,更顯輝煌燦爛。

學生迴響

羅婷思

踏入佛學院,開啟了我生命的新頁。不論在生活或學習方面,對佛法更能有進一步的體會與印證,繼而身體力行。還未進入佛學院前,看或聽到這些道理,會覺得「說很容易,做很難」,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抱著怨氣去做。後來清楚了是我執、是習氣,學著把心擴大,現在就算生氣、不平,也能很快轉念。更體驗到時間寶貴,改掉我拖拉迷糊的習性,時間也相對多了起來。

吳若菁

報讀佛教學院,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好,因為大師說過:「人成即佛成」。佛教學院的生活,簡單且充實,寧靜且美好。沒有手機、沒有物質的干擾,只有行解並重的課程,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都不會浪費。寧靜中,總能更好地觀照自己。

在這裡,我學習將散漫的心收攝,每走一步路,每吃一口飯,都是在檢驗自己的心。從負責清潔到香燈工作,在集體創作的過程裡,學習將自我縮小;大家同坐一條船,守望相助,因為我們有一致的目標:淨化自己,讓自己變好,更讓周圍的環境變好!

招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 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