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探究】雲岡與敦煌石窟的比較(中)

文/林伯謙 |2016.10.26
4219觀看次
字級
雲岡第19窟,高16.8公尺,著袒右肩式袈裟,形體雄偉,令人仰之彌高。圖/林伯謙
西千佛洞第五窟北魏晚期飛天(掃自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敦煌西千佛洞石窟》)。圖/林伯謙

以下針對兩大石窟的異同略加比較:

一、開窟時代及歷時性

雲岡石窟開鑿在五世紀至六世紀約七十年間,分為三期:第一期是位於西部東頭的曇曜五窟;第二期為中部和東部石窟群;第三期開鑿於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四九四)遷洛之後,主要在最西部的洞窟,也有補刻的小龕散布在第一、二期窟間,當時開窟造像已趨於沒落。

敦煌石窟以莫高窟來說,始於北涼,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一千多年不停營建,開窟比雲岡早,歷時更長,同時代的石窟,並不像雲岡石窟群較密集緊鄰,又多有經後代重修的現象。一九八七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比雲岡二○○一年列入,早十四年。

二、地理方位皆背山面水

武周山是北魏神山,明元帝未即位前,已禱於此山,山前有武周川流過,曇曜選擇此山開窟,石窟坐北朝南,猶如一國之君南面而王。武周川(今稱十里河)原流經窟前,金時在石窟西築壩,改道南流,已不會危及石窟。

人類生活缺少不了水,敦煌石窟群是開鑿在屬於疏勒河流域的崖面、峽谷上,各有宕泉河、榆林河、黨河、昌馬河流經。例如莫高窟坐西向東,位處敦煌盆地之南,鳴沙山東麓崖面,下臨宕泉河,原作「漠高窟」,指沙漠高處之意;目前所見宕泉河已乾枯,偶發暴雨才有滔滔河水。

三、崖體與洞窟形制有別

雲岡武周山岩層屬於砂岩,雕鑿之後容易崩塌和風化,故後世又有補泥彩繪,而一旦泥土脫落,便見佛像上被侵蝕得坑坑洞洞。

敦煌石窟屬於沙礫岩,由積沙和卵石沉澱粘結而成,不適合雕刻。所以開鑿洞窟之後,在壁頂和牆面抹泥塗白粉,使壁面平整再作畫或雕塑。繪畫費工少,更易於描繪細節,至於雕塑一般是木骨泥塑,也有部分是石胎泥塑。

雲岡石窟的形制分三期,第一期外壁滿雕千佛,各窟都是橢圓形的穹窿頂,前有洞門和明窗,主尊形體高大,占據了窟內主要位置。第二期石窟大多方形平面,具前後室,中心塔柱式,有的在後壁開鑿隧道式的繞佛走道,此在敦煌石窟亦可見。第三期石窟主要特點是不成組的窟、中小型窟、補刻的小龕多。洞窟內部日益方整,窟門外崖面上出現了雕飾,愈晚愈繁縟。

敦煌石窟主要有前室、甬道、主室。前室是在主室之前的活動空間,像榆林窟各洞窟在主室之前均有一個完整的前室,形成「古」字形結構;莫高窟很多前室可能是借助木構窟簷來達到完整前室的效果。甬道是石窟前室與主室之間或石窟與石窟之間的內部通道,根據石窟開鑿規模深淺不一;初唐之前的甬道開口較大,由於早期甬道殘損嚴重,現在莫高窟所見的甬道多是晚唐、五代、西夏進行改制。主室是石窟造像及壁畫繪製的主要場所,有窟門及甬道與前室相通;根據結構,其形制有中心塔柱窟、禪窟、覆斗頂窟、殿堂窟、大佛窟、涅槃窟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