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山河歲月運輸篇(16-6)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10.21
1929觀看次
字級
(1)火車站周邊的各式交通工具:民國20年代。集中在奉天火車站等待乘載旅客的交通工具,其中有俄羅斯的馬車、英國的風箱馬車、中國的馬車、日本的人力車和汽車,許多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齊聚一堂。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巴士發車站:民國30年代。九龍在尚未架設電車以前,民眾以巴士作為代步工具。發車站規畫整齊,車子和停車位皆有編號標示,哪號車就停哪號廣場,方便民眾尋號搭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3)廣九鐵路:民國30年代。廣九鐵路的建設,縮短了香港到九龍的交通時間。圖中正是從九龍站發車的急行列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5)露西亞町碼頭:民國30年代。大連港口內的一個小碼頭,很多的貨物在這裡被運送出港,有大豆及其他雜糧等,還有各地出產的雜貨,這些貨物的年額可達數百萬元。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4)起重機:民國20年代。大連港口的貨物搬運,除了依靠最原始的人力之外,機械的幫忙也是必須的,這種可移動的起重機能夠輕鬆地運送大型貨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天津碼頭:民國30年代。長久以來,天津就是中國北方的貿易中心,大大小小的船隻或進或出,來來往往,各國的租界也都在此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至今已累積了數千年,交通向來是統一政權的首要工作,秦統一時修築馳道,不只鞏固了統治,也使各地經濟、文化得以交流。水路方面,秦朝挖掘靈渠,另有隋修築貫穿南北的運河,從此南北不再受限於河川的阻隔。一地的交通暢通決定其經濟與城鄉之間的交流,影響甚巨。

來往城鄉之間,除了步行外,可選擇馬車、驢車、牛車等等以畜力來移動的陸上交通工具。馬車很早就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記載,無論是仕官貴族出門,或是商人的貨物運輸,或是戰場上,都能夠見到馬車的蹤跡。清末民初之時,受到各國文化影響,馬車的樣式或設計產生了新的風貌,另外,在鄉村間則較常使用牛車或是驢車,牛車比起馬車,相對負重量更大,但速度慢,而驢車則是到了南北朝,才成為比較普遍的交通工具。

民國初期是個新舊交通工具混雜的時期,有些鄉村仍在乘轎、搭馬車、坐獨輪車,城市內盛行由日本傳來的人力車、少量汽車、電車和自行車,遠程則有火車和輪船。在交通工具不斷地革新的時代中,抬轎是最先被淘汰的行業,被人力車給取代。

然而,曾經盛行一時的人力車,後來也被視為城市落後的象徵,而被三輪車和電車淘汰;其中也有不少新舊產業之間的摩擦,最後汽車比起馬車、三輪車成為更加現代、時髦的交通工具,且長期在主流地位。

鐵路和電車都在清朝時被引入中國,隨後戰爭連連,列強強索租界、興建鐵路,便於控制,後來清政府也予以重視,民初則承續清朝繼續建設鐵路,不過因抗日戰爭的爆發而中斷。人們一開始對於新式交通工具抱有恐懼以及排斥的情緒,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才逐漸接受且習慣電車和火車的存在。

在水運上,中國從古到今發明了各式的舟船,利用河流或湖泊來運輸,使原本阻隔交通的河流,成為聯繫河流兩岸、上下游、南北的交通路線,有時航運甚至比陸運更快、安全。在中國南方的珠江與長江因其河流的特性,航運最是發達。

到了宋朝、明朝改良了能夠出海航行的船隻,明清時與各國的貿易往來,使得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愈來愈多,隨著船隻的改造以及引航技術的革新,中國沿海有諸多因著貿易而發展起來的城市,例如東北的不凍港──大連、首都附近的天津、上海、廈門、香港等等。

每一地的交通運輸,決定該地的發展程度。近代的交通技術、工具革新,對中國原有的交通產業帶來重大衝擊,有些沒落,有些被時代淘汰,以至於只存在老照片中或者當代的仿古觀光區了。(吳濬伊撰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