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失禮引申作 對不起、抱歉

陳俊明 |2016.10.19
1720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明
在閩南語裡頭並無對不起或抱歉等用語,因此只好以古語「失禮」來表達。這個詞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出現在典籍裡頭,但意義是有失禮節;與對不起、抱歉之用語是兩回事,此為後代口語發展的必要而引申的結果。

例如:《禮記.特郊牲》︰「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指的是:諸侯覲見天子時,天子須坐於堂上,不必下堂來;如果下堂來迎接諸侯,就與禮不合。

《莊子.漁父》:「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則為引述孔門的尊禮敬賢精神,並非莊子之主張。

又《史記.卷九十九.列傳三十九劉敬、叔孫通》︰「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記錄之事為:叔孫通受漢高祖劉邦封為太常,賜金五百斤之緣故;是由於他制定朝綱次第,違者重懲,使得一整朝草莽功臣於大殿酒席中,竟無人敢於醉酒喧嘩鬧事而失朝堂禮數。

回到佛經裡看看「失禮」是作何意思,例如:東漢三國時代吳支謙所翻譯《佛說八師經》:「王道毀,仁澤滅,臣慢上;忠敬朽父,失禮母,失慈子,凶逆孝道。」此處的「失禮母」指的是不遵禮法的母親。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夫禮義成德之妙訓,忠孝立身之行本;未見臣民失禮其國可存,子孫不孝而家可立。」道宣在此強調禮義之對於國家社會重要性,臣民一旦失禮教國將亡,子孫若不孝家就將離散。

在有關佛經裡或直至歷朝禪宗語錄裡頭,「失禮」皆以上古義相通,大多作有失禮法解釋。

其於口語上的引申作「對不起」或「抱歉」,則要到明朝的小說《金瓶梅.第九十二回》:「不知家姐嫁與府上,有失親近。今日敬備薄禮,來看看家姐。」李衙內道:「一向不知,失禮,恕罪,恕罪。」這一段對話,為西門慶的女婿陳敬濟,為誘拐李衙內的新娘孟玉樓,假冒玉樓之弟前來拜會姐姐;李衙內由於不認識敬濟,接待時即客套的口說「對不起」。此為「失禮」在口語上首次作「對不起」使用之例。

「失禮」之文字記載早在春秋時代就已出現,何以在口語十分豐富且卷數龐大的禪宗語錄裡找不到「對不起」的引申義,卻要直到明萬歷十三年出版的白話小說《金瓶梅》裡才出現?這是由於佛門極為重視戒律,又在千餘年來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尊師重道與戒律自不可分;因此,「失禮」就成為有失戒律的詞彙,故均沒有「對不起」之義。

閩南語裡頭講「失禮」作「對不起」來用,大多會加個真字,說作「真失禮」其國際音標為(tsinsit l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