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陶芸樓與林熊祥的和詩

文與圖/黃議震 |2016.09.21
4960觀看次
字級
《臺灣詩壇》創刊號書影。圖/黃議震
陶芸樓先生贈錢大鈞山水畫作。圖/黃議震

與圖/黃議震

近年,檢閱渡台人物詩作已為日課,偶在《臺灣詩壇》、《詩文之友》、《中華詩苑》等台灣早期詩刊中,讀及陶芸樓先生詩作,總不免為其婉切詩旨所誘引而稍事停留,更嘆陶先生棄世後詩文蒙塵。

二○一四年四月,時與陶晴山先生同客東京,一日談起陶先生尊翁陶芸樓先生,為江兆申先生所膺服的極少數渡台詩家之一,一日驟然而往,詩作散落於各詩刊之中,未彙編成專輯,不免有憾!陶晴山先生至孝,客居之間言談,得知其早亦有彙編之念,無奈早期詩刊文本蒐羅匪易!我於是論及平素聚蓄詩刊之中有《臺灣詩壇》月刊集近足本。

回台後不久,思索資料編目異動方式,一改檢閱渡台人物詩作隨記習慣,從原來作為自用索引而僅錄作者、詩題、出處,再兼錄全詩及同題和詩,對於偏愛詩人:彭醇士、陶芸樓、周棄子、江絜生先生之作,則將其詩、詞、折枝另作個別鈔錄。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夜,陶晴山先生來電談及意欲商借《臺灣詩壇》月刊,為其先君陶芸樓先生集結過往詩文,乃將正著手鈔錄編年四位渡台詩人詩作一事奉告,其中陶詩錄有《陶芸樓詩鈔》、《陶芸樓題畫詩鈔》、《和陶芸樓詩鈔》、《陶芸樓詩作編年》四題,並告待綴玉編訂必將奉上四題全本。

鈔錄陶詩之初,以國府遷台後傳統舊詩中最具影響的《臺灣詩壇》月刊為檢錄文本。《臺灣詩壇》與渡台傳統文人擊鉢關係至深,民國四十年六月九日端午節由于右任、賈景德及黃純青發起的「全國詩人大會」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是為全國詩會聯吟的伊始,當日《臺灣詩壇》創刊號於斯發行,而創刊詞中的感謂:「吾人同生亂世,感慨良多,每有新作流傳不廣,未能應求乎聲氣,無可奈何……」,而懷抱壯志,共扶風雅。

《臺灣詩壇》創刊號第一頁刊載于右任、居正、賈景德、林熊祥等五人詩文,其中林熊祥先生發表〈次韻波羅密多龕主碧潭〉一詩,此詩題中林氏所次韻答詩的「波羅密多龕主」即是陶芸樓先生。

林熊祥先生出身板橋林家,乙未割台後林氏舉族「投袂內渡,棲遲鼓浪嶼,時熊祥先生尚姙娠中」(註❶),一八九六年林熊祥先生生於廈門鼓浪嶼,自幼從學於舅父──遜清帝師陳寶琛,守經抱道,後「嗣赴日求學,入東京學習院,與日皇裕仁同學。日後,以祖業在台,不忍荒棄,遂返台承繼家業,但長居福州。」(同註❶)

長於福州的陶芸樓先生未及弱冠,即以折枝而顯,遂與客居福州的林熊祥先生以文訂交,而成莫逆。篤信佛教的林熊祥先生,為倡佛教,於福州成立佛教研究會,陶氏亦與其中。

陶芸樓先生早年以篆印書畫聞名,民國十三年時年二十七歲的陶氏,即蒙篆刻大家吳昌碩先生為署〈陶芸樓書畫篆刻潤例〉,隔年又蒙康有為先生署〈芸樓印存〉(註❷),可謂發跡甚早。

抗戰勝利後不久,返台定居的林熊祥先生數度去函促請陶芸樓先生來台旅遊及舉辦畫展。陶芸樓先生遂於民國三十六年六月抵台,下榻板橋林家,並在林熊祥先生的安排下開展於台北市中山堂。

九月,陶芸樓先生受聘為基隆市政府祕書,後以國共情勢甚為不安,而接家眷來台,原來旅台「未做久留打算,不料時局變化,大陸淪陷,因此在基隆定居下來」(註❸)。

在基隆安居後的陶芸樓先生經知交林熊祥先生引薦下,入「瀛社」、「薇閣詩社」等詩社,而陶芸樓先生的零亂新愁,也只能與詩友共敘悲慨,聊以解憂。

「林熊祥家中財勢龐大,數次欲贈地或撥讓房屋給陶芸樓,但文人的傲骨,使陶芸樓一一婉拒,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註❹)可見林氏敬重、禮遇陶氏之一端。

林熊祥先生對陶芸樓先生詩文的見重推崇,從《臺灣詩壇》創刊號的第一頁,所刊載林熊祥先生受邀的投詩可以見得,林氏以次韻陶芸樓先生詩作供稿,如此作為,無疑是公開稱譽知交陶芸樓先生詩品及人品。而詩中「塵囂久困注蟲魚,繼目南垌臆一舒,渺渺江天愁思極……」,亦與客裡多愁無可慰的知交陶氏同愁。

中日甲午戰後,林氏一族的離台內渡客居福州,之後有幸返鄉定居,而陶氏一家卻在歷史的無奈中意外羈於台島,林、陶兩家的閩、台離愁,千絲萬縷,而兩人一生的胸中塊壘,大概只能字向紙上,飛鳴霄翰,賦詩而發。

註解:

❶出自《本省聞人林熊祥先生喪禮紀實》,民國六十二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四頁。

❷出自《陶芸樓百年紀念展》之〈陶芸樓先生年表〉,基隆市文化中心發行,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第二一五、二一六頁。

❸出自林永發著《七友畫會及其藝術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八十六年四月,第三十二頁。

❹同註❷,第二十八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