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真義

文/慧傳法師 |2016.09.18
3337觀看次
字級
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
圖/人間社 佛法,是佛陀證悟「緣起」的真理實相,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曾經,佛教被人們誤解,要入山隱蔽修行,而更把佛陀的教義解讀成消極避世的。
圖/人間社 佛法,是佛陀證悟「緣起」的真理實相,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曾經,佛教被人們誤解,要入山隱蔽修行,而更把佛陀的教義解讀成消極避世的。

文/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

佛法,是佛陀證悟「緣起」的真理實相,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曾經,佛教被人們誤解,要入山隱蔽修行,而更把佛陀的教義解讀成消極避世的。針對此事,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指出:「佛教退守到出世的清修,失去了佛教入世的精神;佛教退守到山林,失去了佛教對信徒的服務;佛教退守到玄妙的空談,失去了佛化事業的實踐;佛教退守到消極的講說,失去了佛教積極奮鬥的真義。」因此,大師也說:「佛法要說得讓人能懂、能受用,才有價值。」大師弘揚的「人間佛教」,是順應時代的趨勢,以不同方式,讓佛教參與社會、社會參與佛教,並把佛法融入當地社會人群的生活中,進而利益大眾、淨化社會。

佛法對眾生要能契理契機,才是佛法的真義,若只把佛教從談玄說妙、消極上作敘述,而沒有從積極菩薩道的精神方面勉勵他人,佛教也就必然會衰微了。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指出:

「還有一些僧侶,以出家人的戒條來要求在家信眾,例如:叫人不要營生賺錢,因為黃金是毒蛇,夫妻是冤家,兒女是討債鬼……這許多偏執的說法,影響社會民眾對佛教的觀感,讓人不敢信仰佛教。

過度宣傳消極的苦、空、無常,讓人民不敢接觸佛教,沒有把佛法積極的真義正確的宣揚給人民知道,社會誤解佛教不能契合人民生活,而成為沒有人間性的佛教。其實,佛陀人間佛教的本懷,是積極入世的,應該不至受人這樣重大的誤會。可惜,佛教的修道人只忙著自了,甘願作焦芽敗種,也不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此,佛教遭受到的打擊和災難不斷的發生。」

因此,人間佛教的弘傳必須跟生活有相關,且要有實際的言說、要能契合現代人的根器需要,才能為社會大眾所接受。以下為大師詮釋佛法真義的幾個例子:

一、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金錢不但是學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這些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所謂「淨財」、「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裝窮學道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

二、夫妻是冤家、兒女是討債鬼:世間男女結婚,這是愛的昇華、愛的圓滿、愛的統一。愛不是單行道,愛要彼此體會對方的心,進而把對某個人的愛,擴及到一切眾生。人間佛教的家庭,是依菩薩精神而建立,夫妻不是冤家,兒女不是討債鬼,以正知正見成就菩提眷屬,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三、法師講經時,喜歡談玄說妙,講得太過抽象,讓人聽不懂:星雲大師提倡佛教大眾化,因此在講述佛法時,要讓大眾聽得懂。

四、過度宣傳消極的苦、空、無常:人間佛教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人間佛教的修行是要有菩提心、修學菩薩道,並把佛法積極的真義正確的宣揚給人民知道。

佛法的真義,就如同大師說的「要把人心從繁複難懂的玄理思辯中解脫出來,甚至嚴禁用高深艱澀的語言來說法。」以本山在八八水災一個月的賑災為例,來說明大師如何實踐佛法的真義。佛光山僧信在大師指導下,奉行尊重與包容、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的「四給」工作信條,以及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的「三好」原則,不但深入災區撫慰鄉親,更有三分之一被救的鄉親入住佛光山兩個安置中心,成為全台最大的安置所,給予大眾圓滿的服務。如八十八歲生平第一次下山的金阿嬤所說:「相信佛光山是上帝祝福過的地方,三千人住在此地,沒有紛爭只有愛,會安置在這裡,一定是上帝的旨意。」

談玄說妙的結果,不但無法把佛法的真義轉達出去,更是讓佛教與群眾愈離愈遠。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有理論為基礎,讓佛法與現實生活有所接觸,更有實踐為佛法的應用與步驟,這告訴大家,佛法是要拿來用,進而使人的生命得以凈化、歡喜、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