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海外下一代 投身杏壇無悔

李碧華  |2016.09.17
1171觀看次
字級

擔心下一代對中文生疏而參與華文教育,許多海外中文老師因此選擇教育英才而揚名杏壇,教師節前夕得到僑委會「師鐸獎」的表揚。在美國西雅圖擔任大波特蘭華文學校聯誼會會長的陸璋,因發表中華文化夏令營「沉浸式中文與藝術融合教學理論」而獲得榮譽,負笈海外,莊維敏也是早已種下一粒想要當老師的種子,「西天暝暗的殘霞,輕掩新月如鉤。別怕征途漫漫,別嘆歲月悠悠,縱使浪萍風絮不再逢,您我情深依舊。…」她說,情深依舊是多麼令人感動的四個字啊!也就是因為對中文教育的一片深情,才從天涯海角帶莊維敏到這裡來相會。

雖生活清苦,父母在教育費用上毫不吝嗇,始終盡全力使孩子有足夠的參考書和參與課外補習,使莊維敏進入夢寐以求的師範大學國文系就讀。「老師夢與寫作夢,似乎能夠在同一個時段完成,彷彿是天助,讓美夢尋著羽翼,可以高空飛翔,真有說不出的興奮。」

回想當年父母東摳西摳訂了一份國語日報,那真是孩子的精神食糧,「父母體認唯有供兒女讀好書,有好學歷,才會有好工作,也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母親被學生崇拜的模樣在幼小的心靈種下一粒想要當老師的種子外,莊維敏深深感受有責任把書讀好領獎學金,然後再進入國立大學就讀,才能減少家庭的壓力,「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常常會幫忙弟妹解答問題,看到他們豁然開朗的頓悟表情,我就覺得很神氣,很有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像過河卒子般,義無反顧地往前衝、衝、衝啦!

在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政策下,把中文教育落實到非華裔的加拿大孩子身上是趙美然的心願,「如果有朝一日,加拿大各族裔領袖能說得一口流利中文,而這項基礎應是我們海外中文教師努力的成果。」她說,這也是在加拿大推行中文教育(正體字)所獨有的優勢。

移民之初,趙美然從「在家辦學」開始做起,反應熱烈再「推己及人」。

趙美然認為,教育令人義無反顧之處,就是見到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下學習中文,不但有興趣,而且會有源源不絕的動機和動力,這也是老師能持續散發熱情的原因。「不知不覺的投身教育,愈陷愈深、欲罷不能。」她說,教育雙向互動,老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也是老師的鏡子,老師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的「返璞歸真」和各種教學啟發,就如同孩子從老師身上學到的知識與做人道理,其實是相同的。

像陸璋這樣的軍公教背景的海外中文老師,遍布在華僑社會。旅居巴西成立「學儒中文班」的林志孟因為碰到好老師,中文成了最愛,「國文老師規定凡是文言文的課文全部要背,文化基本教材也全本都背。就這樣,逐漸涵泳在古文、詩詞的天地裡,從不覺得背書是件苦差事。」林志孟真情流露說。

從小憧憬能當老師,胡玲玲如願考上師大地理系,「要逆來順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胡玲玲遇到瓶頸的時候就想到師長這句話,為了海外的下一代,教書這條路,還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傳承香火

華僑子弟不忘本

「諄諄教誨,循循善誘,適才施教,不求聞達,堅守教育崗位常年如一日,」未領僑校薪資,終身奉獻的龔富美說,南非都是以當地主流教育為主,實際接受華語文教育的時間非常有限,隨著年紀漸長,又必需離家到大城市,接受更高的教育洗禮,這時真正繼續中文教育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學校一直以來要求的教學方針,係以《孝、親、尊、師、學、恕、行、仁》為圭臬。」

龔富美再輔以詩詞經典等教材、弘揚優美的中華文化、傳承先祖香火,讓華僑子弟不致忘本,以免華僑子弟除了黃皮膚以外,失去了祖先文化香火的內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