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 1930 上海的情欲與憂鬱

文/楊傑銘 |2016.08.29
4028觀看次
字級

文/楊傑銘

一九三○年,劉吶鷗出版了第一本著作《都市風景線》,以擺脫家國寓言的情欲書寫,在通俗文化與現代派的領域受到討論。

我正想著你這身體跟你的思想正像那片紅雲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劉吶鷗.〈風景〉

無軌的列車奔馳在欲望的出口,阿保里奈爾的宣言是無盡夜裡的絮語呢喃,在時光長河中擺渡,搖下日暮猶未歇而街燈剛亮起時的魔都,那一道細膩且綿長迎接黑夜的都市風景線。

那是屬於劉吶鷗的世界,一個浪蕩子漫遊於上海、東京、台南各地,用女體與摩登都會的燈紅酒綠,在素描本上速寫城市的魔幻美學。對比於此的是劉吶鷗無奈的生命情境,在台南封建大家族的母親威權逼迫下,被迫在懵懂卻曖昧的年紀,接受表姊成為自己的妻子。

那一年他才十七歲。

那一個不受禁錮的靈魂,還沒了解世界有多大時,就葬送在不被理解的家族宗法制度。這令劉吶鷗的遠走他鄉決絕而不回頭,即便埋藏對南國的思念,但就是不願意在命運的操弄下乖乖就範。也許就是這樣的成長經歷,使得劉吶鷗反叛於任何的道德使命,將家國大義的沉重十字架,遺忘在燕語鶯啼的花花世界。

真實的世界沒有想像中的簡單,當焦慮擴大成爭執,理想便成為不容妥協的立場。一九二七年是台灣文化運動的重大轉折,亦是左右翼文化人士公開決裂的時刻。台灣文化協會因為新一代青年的激進左翼思想,質疑傳統文化人士的做法過於保守,最終導致協會分裂。林獻堂出走環遊世界,暫別台灣的是是非非,一切運動也因為分裂而漸漸告終。

時序進入一九三○年,台灣文壇左右翼勢力的齟齬浮上檯面。眾人在:文學的是什麼?文學怎麼寫?文學寫什麼?這些問題中進行台灣話文的論戰。黃朝琴與黃石輝的爭執,象徵著台灣文學在不同的角度,詮釋著不一樣的故事。

鏡頭挪移到上海,受到日本橫光利一影響的劉吶鷗,因先前創辦過《無軌的列車》雜誌,在上海文壇小有名氣。一九三○年,劉吶鷗出版了第一本著作《都市風景線》,以擺脫家國寓言的情欲書寫,在通俗文化與現代派的領域受到討論。

小說集的第一篇〈遊戲〉就在描寫舞池中男女主角,透過肢體的接觸、語言的挑逗,在那逐漸升溫的曖昧情愫中引發情欲。女主角在愛情遊戲中的主動,毫不掩飾地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並且樂於這樣的遊戲。小說敘述時雖是第三人稱觀點,但多數時候會切換至男主角的角度看這整場男歡女愛,在若即若離的愛欲中,讓男女之間的感情可以是一場把握當下美好的遊戲。

另一篇〈風景〉談論男主角與已婚的女主角在火車上的邂逅,女主角一路上的自白除了自剖身世之外,也對於自己的欲望毫不掩飾的掛在嘴邊,主動邀請男主角發展出一夜情。女主角認為,所謂的無拘無束,就是同時解放身心,離開火車與軌道的偷情,是一種探險且脫離機械式的束縛,那是一個沒有道德批判的世界。

綜觀整本《都市風景線》,小說裡的女性形象大膽且主動,在當時代可能是個異端的少數,更多的是存在於劉吶鷗對女性的想像,一種欲望的投射,對於女性也是對於現代化的都會。

劉吶鷗的文字裡常常無意識的表現出在繁華背後的孤獨與寂寞,對洋物與尤物的崇拜,更多的時候,是反照自身曾經有過的缺憾。

夜深人靜後的巨大空虛,總是讓一個異鄉遊子感到痛楚,一種活著的疼痛。劉吶鷗愛過,也痛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