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炎夏良蔬有豇豆

文/朱振藩 |2016.07.25
1433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豇豆一名飯豆,台灣另稱菜豆,暮春三月種植,夏季成為佳蔬。它原產於非洲,野生種廣泛分布於吉力馬札羅山地區,後經海路傳往印度,再由當地進行人工栽培。是以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印度乃豇豆的發源地。不過,古代的非洲人,把它當成糧用,不知可口豆莢,是種鮮美蔬菜,即便到了今天,西非廣大地域,依然充作糧食。

我愛吃的豇豆,豆莢扁長而細,質地柔軟,有白、青、紫(紅)三種,長度約六寸至二尺。每一個豆莢內,有十六顆到二十六顆不等的豆粒,豆為腰圓形。由於特別長,所以中國的江南一帶,又稱它為「長豇豆」。此外,其豆肉能煲飯、煮粥,故有飯豆之名;然而,飯豆只是統稱,因為眉(白)豆作用相同,也有飯豆之名。另,台灣所稱的菜豆,亦有混淆現象,畢竟四季豆的別名和豇豆一樣,同樣是叫菜豆。

中國栽種豇豆已久,本草書的記載頗多。《群芳譜》謂:「豇豆味甘,鹹、平,無毒,主理中益氣,補腎健脾,止消渴瀉痢。」《本草綱目》指出:「此豆紅色居多,莢必雙生,每年三、四月種之。」《救荒本草》則說:「豇豆今處處有之,人家田園多種之,就地拖秧而生,亦延籬落。」由此觀之,豇豆種植容易,而且蔓延甚廣,產量豐富,作用極大,故李時珍將它列入豆類中的上品。

家常菜中,常把豇豆當成蔬菜,連莢一起食用。一旦豆莢老時,就要剝去其莢,光吃豆粒。豆粒亦可製成糕點,名為「豇豆糕」,其色略黃,極為可口。曾主編三百餘萬字《中國醫學大辭典》的陳存仁,乃著名美食家。他有次去南京旅行,到夫子廟前白鷺洲,表示:「其他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有茶居數間。每逢假期,遊人如織,薈集茶居,或奕棋或清談,儼然成為南京一名勝。」而茶居中販售的豇豆糕,「製法精美,味極可口,雖時隔十餘年,猶使人懷念不置」。其所記當為一世紀前之事,佳點與名勝輝映,最能勾思古幽情。

營養學家認為,豇豆營養成分超優,既含豐富的蛋白質又有可觀的維生素,堪稱豆類中一級的營養品,可與黃豆爭輝。衛生學家也說,豇豆如連莢嚼食,可吸收粗纖維質,能促進胃腸蠕動,同時可幫助消化,進而有通便功效。

在享用豇豆前,需去豆莢老筋。如切成寸許長,用素油炒來吃,味道香脆可口,乃菜蔬之雋品。想要換點花樣,加冬菇或香菇,滋味更有層次,令人百吃不厭。

此外,豇豆亦可漬製,當成泡菜食用,以此佐飯送粥,爽口腴美之外,精神為之一振。將它曬成豆乾,即使煮成清湯,裡頭加點調料,也能大開食欲。

《本草綱目》上說:「每日空心(吃)煮豇豆,入少許鹽,可補腎氣。」當下暑熱難熬,經常熬夜之人,每易心火太旺,導致腎水不足,造成「心腎不交」,假使比照辦理,或許稍有助益,長保身體安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