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耕莘,如夢一場

文╱許榮哲 |2016.06.30
2481觀看次
字級
1960年代創辦人張志宏神父(左)與小說家王文興(中)、詩人余光中(右)。
1989年福隆文藝營在頭城海邊進行非宗教性的感官祈禱。
1968年第三屆暑期寫作班,長達兩個月後的結業演出海報。

文╱許榮哲

編按: 這裡曾有小劇場,曾誕生導演或作家的夢,矗立辛亥路和羅斯福路口的耕莘文教院,見證著台灣六○年代以降的藝文浪潮,其中1966年創立的耕莘青年寫作會七月將邁入五十周年。今明副刊特別選刊許榮哲、楊宗翰回憶年少在此寫作的往事,記下珍貴一頁。

一九九八年,我一邊在台大寫碩士論文,一邊去台視上編劇課。

論文的題目叫「灰色、模糊、動態規畫於水庫之即時操作與運用──以石門水庫為例」。

那時,距離九二一大地震,還有一年多。

當時,我每天跟朋友討論劇本,寫劇本,對未來充滿了想像。

那時,我還沒聽過導演李安後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編劇是地獄的行業。」

當時,我一直在編劇的領域受挫,但我還不準備放棄,因為編劇老師告訴我,我是編劇界的天才,而我也這麼認為。

後來,我來到耕莘青年寫作會,心中的念頭是,利用寫小說來磨練自己的文字能力。因為意外得了耕莘文學獎小說第二名,改而相信自己是小說界的天才,轉而瘋狂寫小說。

關於我的文學路就是這樣開始的:我在耕莘得到第一個文學獎,第一次擔任文學講師,第一次組織文學營隊……我真的如願變成另一個人。

我幾乎可以這樣說,世界沒有耕莘,世界依然轉動;許榮哲沒有耕莘,許榮哲如夢一場。

但故事還沒結束,二○○六年,耕莘一年一度的新春團拜(陸神父會發給每個人一個百元紅包),一群耕莘人聚集在烏來的文山農場。沒有往年的新春愉悅,只有陸神父憂傷的眼神,以及他不停掛在嘴邊的「救救耕莘」。

那幾年,連最具指標性的耕莘暑期文藝營的人數,都從最輝煌時期的一百八十人,一路降到只剩十來個,下一次恐怕連班都開不成了。

很多人安慰陸神父:「這不是耕莘的問題,而是大環境的問題,文學是沒落的貴族,我們必須面對。」

當時我在聯合文學雜誌工作,雖然對這樣的論調感到憤怒,但卻無力改變一些什麼。從此,陸神父憂傷的眼神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隔不久,當年的祕書謝欣純帶著陸神父的憂傷和難題來找我。欣純有一種天真過了頭的特質,口頭禪是「我也這麼想」。很不幸的,我和她一樣天真,口頭禪是「OK的啦」。

於是不管欣純提出什麼要求,我都OK的啦。於是不管我提出什麼點子,她都說我也這麼想。於是我們一邊OK,一邊我也這麼想的開始動手了。我找來和我們同樣天真的8P(我說「這不是工作,而是夢想」,他們也點頭說「這的確不是工作,而是夢想」),用距離現實最遠的想像力,離地五百呎幻想出了第一屆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

冒著被臭罵的風險,我們到處去網路貼文,連最會罵人的小說家張大春的部落格都貼了。因為我們想像著:每一個文學網站都躲著一個潛水冒泡的朱宥勳。

不管對方允不允許,我們騎著摩托車,載著一堆DM,到台北縣巿每一家圖書館,一家一家放招生DM。管它圖書館規定如何,明放不行就暗放,暗放不行就偷放。我們想像著:每一家圖書館都窩著一個恨死讀書的神小風。

努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天真。天真的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將獲致一個可怕的收穫。

最後,天真的我們成功了,第一屆的搶救文藝營來了一百零八人(神奇的數字)。陸神父說:「這是耕莘的第三次文藝復興,第一次是朱天文、朱天心帶來的小說年代;第二次是白靈、許悔之帶來的新詩年代;第三次是……」

第三次是天真的年代。

愈軟弱,就必須愈天真。天真是當時我們唯一的武器。

轉眼之間,十年過去了。

這幾年,耕莘青年寫作會幾乎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從剛剛落幕的第十一屆「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到一年兩期的「劇本創作班」、「女性文學班」、「文學進階班」,口碑好,期期爆滿。

然而這之間最大的收穫並不是營隊的成功,而是「天才」的匯集。

我永遠記得十八年前,我孤伶伶的一個人來到耕莘,一個人孤伶伶的待了下來,一個人發著寂寞的光,我多麼渴望擁有另一個天才夥伴啊!沒想到這件事在十八年後成真了,歷經十一屆的文藝營,我們從將近兩千位學員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一百位成為夥伴,像海賊一樣的夥伴,我們決定一起搭上耕莘這艘船,出海去尋找文學的寶藏。

從此,我們不再是孤獨的單兵作戰,而是華麗的傾巢而出。

耕莘幹部訓練時,我對台下的天才夥伴們,說了這麼一句玩笑語:「最近我腦海中,不停浮現『統一天下』這幾個字。」表面上,這是一句玩笑話,然而玩笑底下,是……我真真確確的感受到了一股洶湧而來的巨大力量。

力量最初的源頭是──天真。

從「救救耕莘」到「統一天下」,耕莘徹底的改頭換面了,然而不管怎麼改,總有一些地方是永遠不變的,如果真有那麼一個地方,我希望是「天真」,因為天真無所畏懼,於是也就無所不能。(本文圖同步刊登於《文訊》雜誌七月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