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作家 誠實,而節制

文與圖/徐禎苓 |2016.06.28
4289觀看次
字級
遇見作家 誠實,而節制──訪讀林妏霜《配音》 圖/徐禎苓

文與圖/徐禎苓

「寫作是一種隔開」,隔開往返如一的日常;思緒反芻,將萬事擱淺的,迻譯成一篇又一篇情節故事。

靜,觀

鮮少在一本書上連續看見兩篇推薦序均在開篇如此描述作者林妏霜──安靜、清淺、藏匿人群,形容得彷彿是一株生在空谷裡的蘭草。同時,又不約而同提及小說裡瘖啞的話語,作者的敘事技藝怎麼通過「不知如何言說也無可言說的」諸般情感、聲音,砌鑿出一個時延的世界。有意思的是,正文前頭,引述了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鄉愁》裡的一句話:「未說出口的感覺最難忘。」然後再翻前到作者簡介,她說自己是「時差庫存者」。遂忍不住猜想,如此安靜之人應是個善觀者,市鎮裡的人喧車鬧、時間之流的物逝今昨,在回眸與張望的罅隙,將那些未說出口的,也許共感、也許衝撞、也許疑惑,放在文字裡兀自鳴放。

十年之間

有人說十年磨一劍。許多創作者的第一本書往往費時良久,那時間光譜多半可以追溯至學生時代,循著線性軸歷經工作、社會,物事經驗擱淺在記憶裡,自然少不了對青春、成長記事的書寫。唯每個人度過青春、跨向成長的路徑與步伐差異,帶出不一樣的面貌。

《配音》亦如是。裡頭收錄的作品,最早一篇已是十年前。她在大學時期便開始觀看大量的電影,「對我來說就像一種瞬逝的情感示範」,也接觸到不少藝文知識與信息。這之後妏霜進入研究所,並有了第一台電腦,這本書的作品絕大多數源自於此一時期。台灣文學所的學思訓練,資訊的接收,一點一點積累養料,尤其在寫作量豐沛的階段。楚浮、岩井俊二、西恩潘的電影,翁鬧、太宰治、卡謬、蘇珊桑塔格的言論或學理,有意無意在下筆時靈活出現,乍看似抒情筆記。特別「微信」二輯,系出「萬事擱淺」專欄,最為明晰。

實際上,這雖然原受到專欄字數的囿限所致,但妏霜反從文類書寫特質來看,覺得「散文是非常有力量的人才得以書寫的,而我在現實裡是非常無力的人」,它直陳書寫者自我,但小說則能透過人物輾轉傳遞,「其實最終還是由性情帶路」,她認為「某些誤解或許也是一種暴力性的施放,在現實生活,我已經不太會去解釋,可是有時候我會把它放在創作裡。」

但循整本書的編輯角度,以及妏霜的撰寫特色,反突破了小說與散文的文體框限,「在這模糊地帶,相互補充、拉扯或悖逆」。與其評論篇章的文類屬性,倒不如從一本書的概念去理解,其實這是妏霜有意開闢出一個可以被討論的空間。

邁入職場之後,時間被切割,僅只在工作的剩餘時間裡,尋找寫作片刻,一如「零碎的勞動者」;準此,撰寫專欄便成為持續書寫的動機,「那是一種承諾,答應了別人就是必須要做到」。有段時間,她為了《人間福報》「家庭電影院」版撰寫影評,利用周末,專程從蘇澳搭車赴台北看電影,類型網羅院線片、動畫片到紀錄片,當周即要出刊,每部片都得聚精會神。

「寫作是一種隔開」,隔開往返如一的日常,隔開工作,隔開嘈雜人群,回到安靜的個人空間,思緒反芻,將萬事擱淺的,迻譯成一篇又一篇情節故事。

聲音容許

提及電影,大家最先注意到的往往為視覺影像;但妏霜則留意到「聲音」,那多半是被置放於影像之後,或者被邊緣化的存在。

不管是小說《配音》的書名直陳聲音,她的碩士論文也以台灣電影裡的歌曲為論述主軸,甚至將影評專欄命名為「聲音容許」,既指涉也容納各樣主流、邊陲的話語。

聲音和話語有時是一體兩面的關係,話語憑靠聲音遞送,無論是播音員,或是寫作者,人物的「聲音容許『自己』放入」,抑揚頓挫的聲音曲線,透露的絕非只是情境口白,多少挾帶了播音員、寫作者的詮釋,而詮釋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具主體性的舉措。乃至於日常中人與人的對話、傳話,對妏霜來說,這些話語、言說有時是「一種偏心的認識」,譬如誤解所製造的空隙「就是製造了一種永遠的錯失,永遠的空白」,讓自己在接受、傳訊的過程中淪為「二手情感的使用者」。

雖然,相對於日常生活遍布各種聲音,寫作需要的聲音卻只出現在自己創設的情節裡。那麼,話語的意義是什麼呢?「我不信任話語。」也許在這前提,書寫必須「誠實,並節制;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那是已拿捏好分寸的,不多說,不張揚。

可是,「也許我內心是渴望有人能被傳達出的話語拯救的吧?所以《愛徒》被放在整本書的最後一篇,因為它是唯一一篇有一點點希望的。有一些被理解的可能的。」她補充。

聲音被提挈出來,變成隱喻。

為人常情

整部小說,人物和場景多提及「家」,實則刻畫出的家卻不溫暖圓滿,反倒曝現瑕疵與破碎,人在其中,孤獨感被相形放大。在此之前,張耀升的《縫》也有不少篇章著墨破敗家庭,浮映出諸般人倫問題。不過,妏霜覺得自己以家為媒材,「我其實比較想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有困惑於某些人為什麼可以這麼粗糙地對待他人,即便那種暴力性只是專屬於自己」,「『家』便是人與人關係中最原初的單位,帶來最原初的創痛,也帶來最原初的困惑。並且悲觀地說幾乎是難以改變、解消,抑或獲取一份解答。因此,當我試圖書寫時,不免會將這樣原初的困惑帶進創作裡。」

如果說,一切如她自己說過的:「寫作是解惑」,藉由書寫「和生活磨合」。我似乎又在《配音》裡讀出作者在觸探「人」之後的省思,那不是生而為人的本質叩問,而是為人常情的探索。

芸芸眾生,千絲萬縷的纏結,妏霜透過文字去梳裡、去求索答案。

然,按妏霜對於書寫的高度要求,規畫一年至少完成一篇小說,聽來緩慢,但路漫漫而脩遠兮,就當作是期待,又或者另外一種承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