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古幽情】 走進王羲之 蘭亭序的世界(下)

文與圖/林孟慧 |2016.06.28
1710觀看次
字級
「流觴亭」是王羲之完成〈蘭亭序〉的地方。圖/林孟慧
飛簷亭台旁迴廊牆上臨摹〈蘭亭序〉的石刻作品。 圖/林孟慧

與圖/林孟慧

「曲水流觴」場地旁,也蓋了一間廳堂,門口懸掛著「流觴亭」三字大匾額,是清朝光緒己亥年孟冬,本由江夏李樹堂太守舊題此額,年久剝蝕由海陽甯本瑜並識補書,此「流觴亭」是王羲之完成〈蘭亭序〉的地方,裡面收藏有王羲之的書法相關作品;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廳堂中的一幅大畫,畫中人物大約幾十來個,男性居多,有的穿著端正典雅、有的舉止狂放不羈、更有的風流倜儻,不可一世;女性的穿著打扮像是丫環,有的抱著書卷袋、有的捧著文房四寶服侍主人,而王羲之便是其中的那位主人了。想必這是近代畫家勾勒出當天文人聚會的場景,真是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畫旁也展示唐朝文人馮承素臨摩〈蘭亭序〉的部分作品,據說當時王羲之書寫〈蘭亭序〉時,已有幾分醉意,信筆寫來,洋洋灑灑,下筆有如神助;但,當他酒醒後,意外地發現寫得出奇的好,後來他再試著寫過幾百次,都沒有當天寫得如此有神韻了。

這真跡一直成為王羲之的傳家之寶,後來傳到第七代的子孫智永手上,智永沒有結婚,出家當了和尚,最後將真跡傳給了學生辨才。辨才平日喜愛和書生交遊,當時的皇帝唐太宗極喜愛王羲之的作品,為了獲取此一名品,臣子蕭翼不惜運用策略,假扮成窮書生住進寺廟,並每天閉門吟誦詩書,以得到辨才的注意,後來辨才果然上鉤,主動與其攀談交往。

一天夜裡,兩人暢談時,蕭翼拿出唐太宗收藏的其他兩件王羲之作品,在辨才面前大大炫耀一番,辨才果然中計,也脫口而出自己才是收藏〈蘭亭序〉的真正主人,蕭翼假裝不信,辨才趕忙回到房中,從牆壁裡取出真跡,拿給蕭翼過目。沒想到,蕭翼反倒哈哈大笑,說此作品為贗品,要辨才以後別再拿出,以免貽笑大方。辨才被蕭翼說動,相信自己手上的真跡是假貨,忿而回房將真跡往桌上一丟,就去呼呼大睡了。

隔天一早醒來,此真跡已被蕭翼拿走,等到辨才找到蕭翼房中,蕭翼已換上官服,根本不是窮書生,也不願將〈蘭亭序〉再還給辨才,而辨才知道時已後悔莫及了。後來唐太宗也送了不少糧食、銀兩給辨才,以安撫他失去珍寶的心情。唐太宗駕崩時,命令此真跡一同陪葬,埋於昭陵,此後就再也無人見過真跡了。

我站在蘭亭的園林中,回想這一段歷史故事,看著眼前的飛簷亭台,旁邊有低矮的觀賞樹叢及幽靜的池水圍繞著,詩情畫意,美不勝收;兩側的迴廊牆壁上,亦有當時接到唐太宗命令,臨摹〈蘭亭序〉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大書法家的石刻作品。據導遊解說,現在當地仍有定時的騷人墨客書法聚會比賽,甚是熱鬧。

蘭亭一遊,讓我發思古之幽情,也深感古蹟、真跡維護的不易,期許中華的兒女們,大家都能好好保存中華文化五千年來的一磚一瓦、一字一頁,讓後代的子子孫孫,都能有這個福分,親眼見證祖先們的生活及藝術,並以身為炎黃子孫、大中華子女為榮,進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光耀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