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霉臭千張逗味蕾

文/朱振藩 |2016.06.27
2246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曾讀孟瑤撰寫的〈豆腐閒話〉,裡面提到:「回憶,常常是很美麗的,我出生漢口……但故鄉事,也依稀記得,有兩樣美味,似乎在別的地方沒有吃到過,一是臭千張、一是臭麵筋。臭千張是豆類的加工品,所以由豆腐擔子上叫賣,買時上面還有一層白毛(霉菌);吃時多半用油炸得焦黃,真所謂異香撲鼻。就著乾爽的蒸飯(故鄉吃用木甑所蒸的飯),實在可口。」

霉千張臭氣四溢,別看它氣味不佳、其貌不揚,同死耗子沒有兩樣,卻教人百吃不厭。享譽中國的霉千張,又稱毛千張、臭皮子,既是黃岡地區紅安的名產,亦是湖北江漢平原馳名遐邇的傳統豆製品之一。它在製作時,是用製好的千張筒,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使白毛霉發酵而成。且此豆製食品,不受季節時令限制,一年四季均能生產,風味獨特,每令逐臭之士一思及,即涎垂。

據說在清代時,霉千張曾列為朝廷貢品,歷來深受人們青睞與厚愛。尤其是在紅安,乃招待諸親友們,必不可少的佳餚。前中共中央領導人董必武,生前特嗜此物,只要一到湖北,每餐進膳時,總少不了它,痛食才甘心。

公元一九五八年,董衣錦還鄉。當時,該縣國營飲食服務公司的豆製廠,以製作霉千張而名播遠近。董必武知之甚詳,點名廠內師傅耿明祥,親自製作霉千張,即使連吃幾頓,仍覺意猶未盡,還帶走五十筒,回到北京享用。

兩年之後,董老再次來到湖北,視察古澤雲夢縣。用餐之時,地方幹部為了巴結,特地安排名廚宋宏文,為他烹製幾道霉千張佳餚。董必武品食之際,脾胃大開,心情大好,召來了大廚師,不吝給予好評。

製作霉千張,需經過製酸漿、浸泡及霉製,這三道操作工序。其成品的外形,會長出雪白細毫,酷似兔毛,又像海綿。在烹製前,須先用清水,洗去其白毫,接著切成蛋卷型薄片,經油炸之後,搭配蔥、蒜,或用韭菜及紅辣椒等續烹。成菜色澤金黃,形美光潤,皮脆質嫩,鮮香爽口,頗能誘人食欲,食罷餘味深長。

我有一個食友,原籍川西一帶,說過此霉千張,就是他家鄉的臭豆腐簾子。每當農忙過後,當地一些婦女,為了增加收入,其最大的副業,除了打草鞋外,就是做「臭豆腐簾子」了。而且這門生意,不獨本小利厚,同時銷路甚廣;而且所需用具,都是些現成的,只要黃豆就行。

特製好的豆皮,放在案桌上,全家婦女總動員,先把它卷成筒狀,再照一定尺寸切斷。做得多的,擺在曬簞裡頭;做得少的,篩子就可以了。直到初步完成,其上覆蓋一層稻草,端到四面通風之陰涼地,由它長霉即成。

其燒法亦容易。先切成小段,等鍋紅油熱,再煎兩面黃,加少許清水,佐以醬油、辣豆瓣、蒜苗等料,蓋上鍋蓋後,用微火略燜,幾分鐘即成。

他講得眉飛色舞,我沒有吃過,也覺味蕾被挑逗,心緒已隨之而動,好想能一膏饞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