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蕉風椰雨話南洋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06.24
3421觀看次
字級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1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2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3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5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6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詩人徐志摩寫了一篇散文:〈濃得化不開〉,描寫在南洋島嶼新加坡的見聞,形容:「要紅、要熱、要烈,就得濃,濃得化不開,樹膠似的才有意思。」當時中國人前往歐洲,一般均由上海搭乘輪船南下,在新加坡稍事停留,再穿越馬六甲海峽,橫跨印度洋、蘇黎士運河、地中海,抵達義大利和法國的南岸。

這趟航海行程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沿途停泊港口所見,涵蓋了各色人種,奇風異俗,大海波濤洶湧,夜霧瀰漫等等,均成為旅人畢生難忘的經歷。作為必經之地,新加坡經常出現在旅歐中國文人的筆下,將它視為傳統觀念中「南洋」的縮影,連同馬來半島、沙巴、沙勞越、爪哇等地,總其稱為「蕉風椰雨」。

十六世紀以前,南洋諸國各有君主、蘇丹等,與中國向有往來,其使節團每從福建泉州登岸,經由陸路北上,歷代史書均有所載。這個時期,閩粵海商集團往來日本、福建、台灣、呂宋、新加坡、爪哇之間,進行多邊貿易。由於貿易站的設置,帶來旅客、商店和食物供應的需求,吸引了第一批的閩粵百姓前往開發。

不久,西方殖民者到來,西班牙人占領菲律賓;荷蘭人占領印度尼西亞,隨後也占領台灣,但不久被鄭成功驅逐;英國人占領馬來半島、沙巴、沙勞越、緬甸;法國人占領越南、柬埔寨、寮國等印支三邦。

到了十九世紀末,西方列強的船堅砲利,使得當地有組織的反抗逐漸減少;不過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統治,文化上較為寬鬆,各族人民之間基本上相安無事。

真正改變人口面貌的是英國的殖民經濟政策。為了種植橡膠樹,發展橡膠生產事業,以因應工業製品的大量需求,殖民政府由中國和印度引進大批勤勞的工人,到橡膠園工作。此後,大量閩粵百姓渡海南下,他們的眷屬也相繼而來,不僅從事橡膠生產,也投入各行各業。

這種大規模移民的現象使得華人不再只是當地社會的少數民族,而是相當比例的族群,在新加坡和馬來半島的檳城,甚至是多數人口,加上掌握經濟命脈,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進而影響到中國本土的命運。

這就是從晚清到民國,南洋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孫中山在南洋各地鼓吹革命,號召同黨,籌募經費,南洋華人成為中國革命最大的後盾。一直到了抗戰時期,陳嘉庚一人所募得的捐款,竟高占抗戰海外捐款的三分之一。

至於民間對南洋的印象,包括文人雅士從南洋返回所寫的遊記,或接受大公司的邀請到南洋工作發展,乃至於某個穿白西裝、頭髮油亮的南洋富商,在百樂門舞廳找個姨太太……等等,始終為人們津津樂道之事。

 圖說:

1.新加坡河邊的英國殖民建築和傳統的舢舨,構成了早期新加坡港的典型景觀,早年高層建築十分稀少。(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提供)

2.經過規畫整理的市街煥然一新,市民們笑容綻開。(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提供)

3.一名菲律賓華僑返回福建家鄉時,和家族的後代合影。海外富裕的華僑親戚回國時,代表衣錦還鄉,不僅個人感到自豪,連整個家族都倍感光榮。

4.新加坡街道上四處可見的印度人攤販,有著濃厚多元種族的色彩。(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提供)

5.新加坡華人社區中傳統說書,說的都是中國傳統演義故事,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說書者使用的是福建地方語言。(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提供)

6.馬來西亞檳榔嶼外的汽船,遠處是檳榔嶼上的喬治城。檳榔嶼是馬來西亞華人最集中的地區,經濟繁榮,僅次於新加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