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弱勢成長 陳旺德探討翻轉人生

 |2016.06.24
241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嘉義訊】「為何許多育幼院童在離院後,仍然只能生活在社會底層與邊緣」,育幼院長大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大三學生陳旺德,以自己的成長經驗探討如何才能翻轉人生,他的研究計畫獲得科技部獎勵。

「我覺得撰寫計畫的過程,其實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陳旺德因為辛苦的家庭環境,從小在育幼院長大,「成長過程常感自卑,甚至責怪自己一無是處」,直到上大學後接觸到社會學,慢慢理解「或許個人的問題與煩惱,並非人格上的缺失與能力上的不足」。

在獲得科技部計畫的研究後,雖然讓他學會如何克服自我懷疑,但其間「也曾想逃避、閃躲、擱置、焦慮、緊張、難過,甚至對自己生氣的情緒」,陳旺德把成長經驗所遭受到的困境,當作研究寫作的養分,並與自己對話,進而讓他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彷彿自己深層的傷口獲得撫平」,陳旺德打算未來八個月的研究,從自身的侷限感出發,試圖理解為何許多育幼院童在離院後,仍然只能生活在社會底層與邊緣,進而反思「成功」階級流動教養模式背後所需具備的資本、機制與環境支持。

應社系前系主任周平表示,南華大學的學生有些來自於弱勢家庭,或是學業低成就,常因自身過去求學經驗的挫敗,而對自己深感不足、沒有自信,應社系老師們激發學生的潛力和自信,走出不同的路徑,敢思考、敢做不同嘗試,學術想像力比他教過的一些頂尖大學生更好。

今年應社系還有黃仁峰、黃郁欣、吳千琪、楊文宏等通過科技部計畫補助,研究包括陣頭的性別文化、社區營造和青年返鄉,還有常引起民眾熱烈討論而引申出「博愛座的偽善」,有些人的確需要博愛座,外表看不出來,卻因怕異樣眼光或被拍上網,因而不敢坐博愛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