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45 可駭進你夢裡的科學家塞爾夫

楊慧莉 |2016.06.04
1826觀看次
字級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往往源自日常活動,但人們對於此複雜又瑰麗的心思活動卻所知有限,更何況夢醒了無痕,對於夢境常常已不復記憶。今有許多科學家嘗試透過研究「盜」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塞爾夫,有趣的是,在成為神經科學家之前,他還是一名電腦駭客。事實上,塞爾夫對人生充滿興味,至今已「駭」進許多領域……

文/楊慧莉

生命軌跡
從駭客到神經科學家

莫蘭.塞爾夫(Moran Cerf)出生於巴黎,父親為猶太裔法人,母親為以色列人;後隨家人遷居以色列,開展新的生活,度過一個不凡的童年。在以色列,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不僅走進了駭客的世界,也開始型塑自己的想法。

當時,他就像許多八○年代的孩子,開始著迷於一種才剛問世不久的新機器:電腦。儘管剛出來的電腦要價不斐,而且除非你是程式設計員,一般家庭買不起,他仍請求父母幫他買了一臺。

優游於電腦世界

不過,作為以色列的兒童,塞爾夫因不懂英文,在學習電腦時有些困難。幸好,靠著常玩當時盛極一時的電腦遊戲「訪客」(Guests),不到十歲他就通曉英文了。

他還善用程式語言「Basic」,拓展自己的想法,而非只是沿用別人的作品,也因而自行找出許多電腦遊戲的答案。這點本事讓他進入了程式設計社群裡,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登場時就能分享先進的想法。顯然,電腦為他開啟了無限的機會。

塞爾夫的電腦通讓他十八歲入伍時,被招募到軍中的情治單位。服役三年後,他順理成章地成為電腦駭客,還因網際網路加入了駭客社群,直到後來聽說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的事情,才想起十多年前就聽過這個名字。此外,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等人也都曾在駭客聊天室活躍過。

除了開啟許多機會,學習電腦的過程也讓塞爾夫觸類旁通地找到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一開始,電腦就像個難解的黑盒子,無法操控,但慢慢地就在掌控之內了。不管在科學領域或生活裡,我常遇到一些一竅不通的問題,當下就想放棄,但接觸過電腦後我學會其他做法。因為從完全不通到精通,所費時間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只要先克服對黑盒子的恐懼就好。其實,破解電腦程式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轉入神經科學路

大學時,塞爾夫拿出學習電腦的精神研讀了物理學,接著又在因緣際會下基於對「意識」的興趣轉進神經科學。當時,他還在以色列當駭客,過程中他走訪各地,幫地方銀行和機構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白天,他潛入那些公司行號的電腦系統;晚上,他順道採訪一些跟他有著相同興趣的科學家。

其中,塞爾夫深受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影響,因為後者在上個世紀四○和五○年代也是一名駭客。克里克有個觀念是,駭客應該也潛入科學,運用電腦所學。他們之間的互動讓塞爾夫對神經科學產生興趣。此外,一本講述科學家一生和洛杉磯生活的著作《別鬧了,費曼先生》也深深影響他,讓他決定前往加州理工學院研讀神經科學,期許能像科學家費曼一樣,邊念書邊冒險。

塞爾夫後來拿到博士學位;期間,他因跟著阿道夫教授(Professor Ralph Adolphs)研究自閉症患者,而學到寶貴的一課:這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此後,他還花了很多時間,克服先前喜歡把事情歸類和為各種現象貼上標籤的衝動。

當代文藝復興人

塞爾夫目前任教於美國西北大學的商學院凱洛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既是神經科學系也是商學系的教授;在西北大學神經外科部門,塞爾夫有研究計畫,鑽研大腦手術患者的行為、情緒和決策力。

在凱洛管理學院,塞爾夫的腦部研究有助於他的行銷管理課程學生了解行銷決策取決於哪些影響,並運用神經行銷技巧得知消費行為。

走出教室,塞爾夫身兼多職:多本商業和神經科學期刊的編輯和評論家,紅牛(Red Bull)、好時公司(The Hershey Company)等企業顧問。他在美國電影學會還開設劇本創作課程,並在多個美國說書競賽中奪冠。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強調通才教育。塞爾夫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當代文藝復興人」的封號放在他身上,絕對當之無愧。

科學視野
控制夢境 將不是夢

五年前,塞爾夫因一位記者的誤導,說出「理論上有可能錄下別人的夢」的話,話一落下五分鐘後,變成了新聞標題:「科學家聲稱錄夢是可能的」,不僅如此,有人開始寫信給他。

一位知名主廚來信表示,請他幫忙開腦「調」出他夢寐以求的食譜;有人要求他潛入配偶的夢;還有廠商要他為當時即將推出的《全面啟動》(Inception,關於盜夢)錄影帶提出科學論據。

科學解夢新方式

儘管誤會一場,塞爾夫往後還是做了一些有關「解夢」的實驗研究。理念上,他仍堅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從人清醒時的想法去解夢;做法上,他仍採取駭客手法,只是這回電腦的黑盒子換成了人腦。他與全球外科醫師合作,在進行開腦手術的病人腦中插入電極線,聆聽大腦細胞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結果,他發現大腦中每個單獨的神經元活動可能與特定的物體和概念相關。舉例而言,他有位叫「琳達」的病人看到美國卡通《辛普森》的圖像後,就會讓某些細胞活躍起來,之後只要聽到卡通片的聲音,甚至用想像的,就能讓這些細胞興奮。

塞爾夫認為,一旦了解每個人腦內各種細胞所對應的人事物,就能透過腦波測試得知當時此人所思所想。他的研究團隊曾用一個實驗印證此原理:讓受試者對一些事情做出正確的按鈕回應,結果他們往往才要按下時,燈號已亮,因為腦波測試機已得知他們腦中訊息而讓正確的按鈕自動亮起。

用夢境改變行為

兩年前,塞爾夫得知一位日本科學家深受他五年前的「錄夢」之說啟發,已朝此目標前進,聽了後頗為技癢,決定重啟夢的研究。這次,他想潛入別人的夢境,藉此改變其行為。

結果,塞爾夫成功幫助退役軍人尼可拉斯。後者曾到伊拉克打仗,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塞爾夫的研究團隊把尼可拉斯帶進實驗室,讓他在那兒睡了好幾晚。每天晚上,他們先是播放會觸發尼可拉斯腦中創傷的聲音,緊接著噴灑正面而愉悅的味道,促成腦中訊息發生改變。尼可拉斯對科學家在實驗室所做一無所知,但他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沒那麼焦慮了。

認清科學的屬性

這個實驗讓塞爾夫團隊備受鼓舞,心想「是否有其他方法可讓人善用夢境提供的機會」,如讓人透過睡眠學習,在一覺醒來後就學會「功夫」,或是讓比鄰而睡的兩人「不再同床異夢」,甚至助人把夢境導入特殊的地點。

「以上所說儘管尚有萬步之遙,但並非不可能。」塞爾夫表示這是他過去五年來最大的心得:「在不知情下就說某件事不可能,此說法本身就是一件謬誤,因為科學不是關於收集資料,而是關於啟動承諾、直覺和夢想。」

處世哲學
樂趣至上  融會貫通

除了科學專業上的亮麗表現,塞爾夫亦備受學生愛戴,以三十八歲之齡名列美國今年度「四十位四十歲以下最優秀教授」榜單。

在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教授後的心得時,塞爾夫表示:「就是合而為一。」他自覺其主張和想法跟先前無異,但當了教授後他的話變得擲地有聲了,這讓他更能跟大眾分享自己所愛的科學以及與同事都著迷的有趣學習。

商學教授的發現

至於當商學院的教授帶給他什麼樣的樂趣?他表示:「如要了解人的心裡和行為,商業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園地……一旦有金錢或個人利害關係涉入,人們似乎就會表現得更真誠……舉例而言,有人在市調時聲稱自己有冒險性格,接著你要他們在風險選擇中加進金錢變數,他們就開始趨於保守。基本上,我們想像自己是某種面貌,不過一旦有金錢、商業或情感涉入,表現就迥然不同了。」

一切唯有趣是圖

相較於喜歡從商業角度了解人的行為,塞爾夫坦言自己極不喜歡一個存在於許多商學院已久的觀念:所有複雜的商業問題一定都有解答,也不喜歡「商學院教授握有成功祕訣」的想法。與其相信成功者是靠著精密的計畫和聰明才智,他反倒覺得運氣、血統、人脈、遺產和社會機構的協助才是他們成功的要素。

當被問及生命中的有趣事蹟時,塞爾夫透露除了當了近十年的駭客外,他還曾經跳過十年的芭蕾舞;曾學習當個小丑,騎單輪、玩雜耍,做過街頭表演。事實上,他喜歡每隔幾年就切換到新的領域,而且幾乎是每十年就會拓展自己的人生視野。不過,這些轉換並非事先計畫,而是水到渠成。關於此,則要歸功於他的處世哲學:「只要是覺得有趣的事,我就會去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