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不只共筆 大學生也應讀原文書

執筆人/朱雲鵬 |2016.05.31
126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朱雲鵬

寫翻譯是大學問。一百多年前嚴復在翻譯赫胥黎《天演論》時所言的「譯事三難:信、達、雅。」至今仍是翻譯圭臬,也就是切合原意、文句流暢、用詞精準,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功力非常不容易,需要中英文俱佳和充足的背景知識,尤其是教科書,翻譯不佳簡直誤人子弟。

我念大學的時候,教科書多為英文,為了容易閱讀,曾經買過中文翻譯本,但是中文譯本明明每個字都認得,合在一起就是看不懂,回頭慢慢看原文,遇到不懂的字就查,才開始看懂課本,後來愈看愈快。這才發現,中文譯本讓人不懂,原因是翻譯者自己看不懂。

當時許多譯者只將原文做字面翻譯,有點像現在的翻譯軟體,但是一個英文可能有好幾個意思,句型邏輯和中文完全不同,小處錯了,可能讓理論邏輯完全不通,有的又求用字古雅,如此翻得顛三倒四,讀者讀得頭昏眼花。

現在大學生流行共筆,也就是共同筆記,當時也有,但不如目前普及,更不如目前制度化。目前大學共筆已經成為非常強大的編輯組織,每學期選出負責人,其他同學組成小組輪值,有人整理記錄,有人審核內容,有人打字校稿,有人送印發放,更認真的,還有錄影或維護專門網頁的小組。好的共筆圖文並茂,還有考古題擬答,學生透過製作共筆可以更熟悉授課內容,基本上可補強或替代聽課,雖然有時候會讓懶惰的同學將共筆當函授課,但不可否認的,共筆是非常了不起的發明。

共筆雖好,仍無法取代原文教科書。使用共筆最多的,通常是醫學系或法律系,這兩系課業繁重,一堂課可能教授知識太多,即使是精英學生也難以完全理解,因此這樣的互助組織發展得愈來愈專業、精細,然而隨著共筆組織壯大,也隱然讓學生知識局限於教授上課內容,這種參考書式的重點整理,可以說是補習文化下,學生將追求局限於考試成績,忽略了知識追求的衍生產物。

其實教師上課時間有限,要在一周二至三節課中講述畫的主題,必定會略過或簡化部分內容,卻不代表不重要,只有完整閱讀指定教科書,甚至加上其他補充資料,才能獲得較全面的知識,尤其是原文教科書,可以精準反映作者原意,是更好的知識來源。

現在也有愈來愈多的中文原著,讓學生更容易讀。不過,中文教科書原著漸多,是喜也是憂:喜的是學生沒有了語文障礙,在廣設大學的大環境下,知識更容易普及;憂的是強迫讀原文功能消失,但追求高深學問的過程中,很難避免閱讀英文期刊、撰寫英文論文。

這些能力以前在大學時代就開始累積,現在許多學生到了研究所才發現需要面對大量原文資料,但研究所學業要求更高、修業時間更短,當初的輕鬆學習,最後卻是害苦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