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小學堂】 檢視生命早期的設定

文/劉銘雄 |2016.05.25
859觀看次
字級

文/劉銘雄

有位母親抱怨兒子怎麼可以忘恩負義,母親節竟然都沒有陪伴她,反而和媳婦回娘家,她期待兒子應該可以解決婆媳之間的問題。這位母親長期和先生有相處上的問題,於是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長久以來她和孩子的關係特別緊密,母親省吃儉用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孩子從小就承擔著不該有的壓力,經常要反過來安撫母親。孩子終究會長大,有著自己的生活,組成小家庭。事業上的成功,並不保證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父母的困擾。

這位母親相信「努力付出必定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從小她就一直在滿足著自己母親的期待,她預期孩子可以照著相同的劇本走,但事與願違。

另一位心理治療的個案,從小不被母親喜愛,即使想盡辦法,也得不到母親的認同。她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去了解,自己在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反映著父母之間的婚姻問題。關係若是要往前進一步發展時,她害怕被另外一個人控制著,但是一個人的生活又莫名的恐懼,只想隨便找個人來陪。長期的心理治療下,她終於意識到她似乎可以一個人自在的生活,或許這對許多人而言只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有些人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摸索出來。

不管我們處在哪個年齡,扮演何種角色,若想改變當前的處境,需要深深反思自己從父母習得的人生哲學,那些在幼年被灌輸的觀念。我們得區辨出這些想法,丟掉某些不合時宜的部分。這需要相當的決心與勇氣,願意和自己習以為常的「規則」對話,想想這些天經地義的想法,是否只是一種可以被挑戰的「假設」。

我們要想想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祖先)留給我們什麼樣的價值觀。想想以下的問題: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男人(或女人)要____?快樂來自於____?(類似的清單可以無限延伸)舉例來說,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女人必須要有男人依靠,否則無法存活」、「男人不可靠,女人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然後,我們要再問問自己這些想法是千真萬確的嗎?還是只是人生的部分解答而已。

孝順可以是以一種去蕪存菁的形式,保留家族的核心精神,但創造新的家庭文化或存在哲學。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