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44 神經科學家哈森 見證溝通和故事的偉大力量

文/楊慧莉 |2016.05.21
1670觀看次
字級

偉大的思想何以能讓人產生共鳴?美麗的故事如何源遠流長?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又是怎麼一回事?人類到底是如何溝通的?神經科學家哈森從科學實驗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不僅如此,他還揭示了溝通能力和故事分享對人類生命的影響。...

生理機制 腦波反映溝通力

烏里.哈森(Uri Hasson)為美國神經科學家,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和神經科學機構擔任副教授。他最知名的研究為帶領普林斯頓實驗團隊,運用複雜的真實情境,研究人腦之間如何彼此溝通。

內建的溝通機制

在近期一場演說的開場白中,哈森首先要聽眾想像「有人發明了一種裝置,可以把我們腦中的記憶、夢想、念頭錄下來,傳輸到他人腦中」,緊接著他揭示,這種看似即將改變遊戲規則的科技,事實上無需另外發明,已經建置在每個人的腦中了,即所謂的「人類溝通系統」或「有效的說書法」。

這項史無前例的新發現來自哈森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此實驗顯示人們在聽到相同故事時,腦部會呈現相仿的活動狀態。其中一個研究,有五個人同時聆聽一個由錄音機播放出的故事。按下錄音機前,五人的腦子呈現極不同的活動狀態。然而,故事一開展,他們的腦部活動便趨於同步或哈森所說的「趨於一致」。

為了了解是啥造成「趨於一致」,哈森的團隊打亂故事的呈現方式,先是倒著放帶子,讓人聽一堆毫無頭緒的聲音;接著是聽到一些斷斷續續的句子;最後再播放完整的故事。實驗結果證實,聽眾們的腦子只有在聽到引人入勝、自成一體的完整故事時,才能讓回應深入到高階腦區的額葉皮質,且彼此趨於一致。

另一個實驗裡,以俄語和英語呈現相同故事,說俄語和說英語的聽眾在高階腦區的活動仍能趨於一致。

哈森認為「趨於一致」為溝通的先決條件;而即使說著不同母語的人也能彼此溝通,只要他們學會對方的語言,掌握「意義」的共通密碼。

人腦訊息可相傳

如果不同聽眾在接收到相同故事時腦波呈現類似回應,那講演者的腦部活動又是如何?於是,哈森團隊也對講演者的腦部進行掃描檢視,並與聽眾的腦波做比照,結果發現兩者的腦部活動樣貌相仿,事實上聽眾複雜的腦波型態來自講演者,且兩者腦波型態愈接近表示溝通愈好。

接著,哈森又做了另一個有關記憶傳輸的實驗。他與研究團隊讓一組人看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福爾摩斯》電視影集某段情節,並記錄他們觀看時的腦波型態,然後要他們將此情節告訴另一組沒看過的人。結果,第一組人在訴說時腦波再度出現觀看時的型態,並將此型態傳輸到第二組人的腦波裡,讓沒親眼目睹該情節的人腦波出現類似型態。

因此,哈森下此結論:「腦中的內建機制可以讓人彼此傳遞記憶和訊息,不是很棒嗎?」

雙向溝通很重要

「不過,溝通力尚仰賴一些共通點。」哈森表示。比方說,相同東西在不同地方的用語就會造成溝通障礙。因此,哈森認為,「想趨於一致不僅仰賴我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力,還仰賴發展出共通的信念,因為許多時候你會發現人們對同樣一個故事解讀不同。」

哈森深知自己的研究實驗揭示了人類所賴以溝通的神經機制,但此實驗也同時顯示溝通仰賴雙方彼此所建立的共通點。這讓他想到萬一人類所處社會被少數媒體控制,所思所想都被牽著鼻子走,這些人要如何與他們稍稍不同的人交談。

身為科學家,哈森不知要如何修補這樣的問題。不過,他想到可回歸到一種較自然的溝通方式,「不是我對你說教,而是有說有聽的對話式交談」,讓彼此在自然交談中促成共通點與激發新的點子。

心靈契合 當聽與說同步時

「如果溝通良好,傾聽者的腦部活動就會開始映照出講演者的腦部活動。」這是哈森團隊的實驗發現。換句話說,傾聽者愈能理解講演者的意思,雙方的腦波回應就會愈接近。哈森認為這代表「溝通本身具有著清晰而戲劇化的關聯性」。

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外,哈森團隊還發現,聽者的反應一般而言會比講者的反應慢半拍,但在超高理解的互動中,慢半拍的狀況幾近消失,甚至在有些展現超高理解力的聽者身上,有時還可看到他的腦波反應先於講演者。「這種情況就是人們所說的兩人『一拍即合』。」哈森說。

哈森團隊在他們的實驗中也看到活躍的聆聽者已經在期待講演者要說些什麼了。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毛骨悚然,但哈森認為「這只是兩個緊密接合的腦子溝通無礙的明證」。這就是你跟某人情投意合、一拍即合的感受;你甚至可以幫對方接話,因為你知道你們在同一個頻道上。

相反地,如果你跟某人不在同個頻道上,感受也是同樣強烈。有時,你就是可以感受到彼此在雞同鴨講,兩個腦袋互斥。

而默契十足與雞同鴨講又代表什麼呢?何以雷同的腦波回應這麼重要?哈森認為,腦部接合絕不是相互了解的結果,卻是彼此了解對方的神經基礎。

天生善體人意?

而想要與人心靈契合,哈森認為,加進表情和手勢的面對面溝通更能達到效果。至於為何有人更容易與別人契合?這是否也是一種天分的展現?哈森認為,「這可能就像能力的光譜;光譜的一端,有著無法傳遞、也無法接收正確訊息的自閉症患者,另一端卻也有人能順利傳遞訊號,極易與人相通。」

但對溝通機制有更多的了解,是否就可助人持續精進人類與人相通的能力?

哈森相信答案是肯定的,而這也是人類未來努力的目標之一,包括幫助自閉症患者與人溝通,測試人們傳遞和接收訊號的能力,幫助人們學習成為更好的領導人,以及藉由不斷接合減少溝通不良。

靠意念就能神會

哈森喜歡用「接合」、「波長」、「訊號」來描繪腦內活動。事實上,他也確實把人腦視為一部無線傳輸機,認為這就是「人類溝通的機制」、獨特,而且也只有人類擅長。

對哈森而言,所有的人腦都可與外界接合;一切都是這麼自然,無需放進太多的哲學觀點。他表示,假如有兩人坐在戲院,就會發現他們擁有極為相近的腦波型態;作為人類,我們對外界的觀感雷同,與外在刺激的接合方式也相仿。其他物種對外界也會有所反應,像所有的猴子對香蕉的感應都會如出一轍,但哈森表示,只有人類無需看到具體事物,只要憑著說出某樣東西,如「大象」,就能讓兩個腦子彼此接合,心領神會。

人格型塑 透過互動與分享

以正常經驗來說,每個人從小到大都聽過和分享過各式各樣的故事,並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哈森的最新神經學研究解釋了何以故事分享有助培養同理心,而當你分享一個好的故事,會讓故事彷彿活靈活現地在聽眾的眼前開展。他的典型例證是有名女子分享了她的畢業舞會經歷:

「當聽眾分享她的故事後,腦部活動呈現同步狀態。這女子腦中負責情感區塊的島葉開始活動時,聽眾的腦部活動也同步。她的額葉皮質活躍起來時,聽眾的也一樣。藉由分享故事,女子可將意念、思想和情緒『種植』到聽眾的腦袋裡。」

分享讓人更緊密

葛溫博士(Joshua Gowin Ph.D)以哈森的研究佐證,曾在美國知名心理學網站「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寫了一篇專欄文章〈為何故事分享能凝聚人心〉。文章一開頭,他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生命經歷:

「高中時,有個田徑隊友告訴我他家後院一株大橡樹的故事。一天,他哥哥把他喚去一起爬樹,正當他興高采烈地趕去時,哥哥已經爬上樹梢,留他一人在樹下仰望。」

葛溫博士聽到友人的故事忍不住大笑,不過倒不是因為這位友人的不幸遭遇,而是想到友人站在那裡目瞪口呆的樣子讓他聯想到自己的一個類似窘境:「經驗是最好的老師,我也從中學到別輕易相信別人。」

幾年過去,這位隊友成了葛溫博士的最好朋友,他覺得應該是隊友所分享的故事與他自己的故事加乘後發揮了作用。

互動中求新求變

藉由哈森的實驗研究,葛溫博士確認「 聽到好故事,就能讓人感同身受說書人的處境」,再次印證「故事是有力量的」,甚至解釋了一個關於說書的奇特現象:偷故事。「你是否曾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兩周後這人又告訴你相同的故事,只是故事易主,變成他個人的經歷。」葛溫博士表示,「這就是好的說書人的本事,能藉由分享把故事傳輸到別人腦中,讓人猶如身歷其境。」

然而,根據哈森的專業認知,人類不只是藉由「故事分享」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還藉由與人的溝通互動型塑自己的人格。他舉自己兒子小時候與妻子的快樂互動為例,說明每個人從小就有與人互動的欲望,從中型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發展出自己的人格;甚至,「每個人一生中每天都在藉由與人互動和接合,求新求變」。

既然如此,站在自然而科學的角度,哈森建議眾生「持續與人交流吧!繼續傳播你的想法,集結眾力絕對勝過單打獨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