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 六安瓜片與霍山黃芽

文與圖/吳德亮 |2016.05.03
1830觀看次
字級
霍山黃芽(左)與六安瓜片(右)外型、湯色與葉底的比較。六安石婆店鎮的春天,滿山遍野的茶園與油菜花相互爭鋒輝映。 圖/吳德亮

文與圖/吳德亮

車輛緩緩駛出六安市區,進入裕安區石婆店鎮後,眼前景象頓時被一畦畦綠油油的茶園取代,從近景的山坡到遠方層巒疊翠的群山,放眼所及盡是一波波綠浪推湧,在春天怒放的油菜花金色花浪層層簇擁下,不斷在車窗外綻放熱情狂野的光芒,讓同行的周君跟我,顧不得清明時節紛紛細雨,頻頻跳車「喀嚓喀嚓」猛按快門。

說到品茶,就不能錯過清代大文豪曹雪芹的巨擘《紅樓夢》吧?其中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的「妙玉品茶」引人入勝,「三杯論」尤其影響深遠。而妙玉當時品的就是「六安瓜片」,此外全書還有八十多處提及。因此不僅茶人神往,許多藝文界的朋友也都對六安瓜片充滿遐思,只是少有品嘗罷了。

「六安瓜片」與「霍山黃芽」是江淮地區的兩大名茶,二者都產於安徽省六安市,在全球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中,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係不發酵的綠茶;而霍山黃芽卻屬於微發酵的黃茶。每年都僅採一季春茶,霍山黃芽於清明(四月四日)前後,而六安瓜片的採摘時間則與安徽南部的「太平猴魁」相同,要遲至穀雨(四月十九日)前後才採摘。

六安瓜片是一種外形與剖開的香瓜片相仿、色澤翠綠的「片形」綠茶,也是綠茶中唯一全由葉片製成、不帶嫩芽或茶梗的茶品,也有人說它形似「瓜子」。採摘時間也較其他綠茶稍遲,通常以穀雨前後所採製為最佳。

六安瓜片外觀特別明亮油潤,沖泡後香氣高揚,茶湯柔軟而鮮醇回甘,上品且帶有熟栗般的清香。產地都在六安市的裕安區、金寨縣、霍山縣,尤其金寨縣齊雲山所產瓜片在開湯後,飄搖的茶香往往霧氣蒸騰,又稱「齊山雲霧瓜片」。

經由當地知名茶人盧董的開車帶路,我們前往「六安瓜片第一村」,即海拔約六百八十公尺沙家灣村潔淨無汙染的山區,拜訪有機茶栽種聞名的「碧榕茶業」第三代掌門張曉露。他說六安瓜片只採一心一葉的一「葉」,因此每個採茶工一天最多僅能採一斤,每日工資一百二十元人民幣,而四斤半至五斤茶菁才能做一斤茶。

其實六安產茶的歷史甚為久遠,早在唐代茶聖陸羽所撰《茶經》就有「廬州六安」;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也說「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有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因此同屬安徽省,六安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皖北」;而台灣朋友熟知的黃山則位處「皖南」的江南。

不過六安瓜片的產生卻是近百年的事:約在一九○五年左右才問世。採摘後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再透過傳統加工工藝製成。清朝時列為「貢品」,特別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愛,還曾「月奉十四兩」。

張曉露親自為我示範六安瓜片的製作工藝,從原始生鍋、芒花掃和栗炭等炒製工具,至拉火翻烘、手工翻炒,前後達八十一次,完成後茶葉單片不帶梗芽,起潤有霜。趕緊取出自慢堂的玻璃壺沖泡,蒸騰四溢的香氣不僅令人沉醉,茶湯入口後回味也十分悠長,在綠茶中名列前茅可說當之無愧了。

霍山黃芽主要產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以大化坪鎮、太陽鄉、太平鄉、東西溪鄉等地最為著名。成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沖泡後主要特徵為:湯色黃綠透亮、葉底嫩黃。

其實霍山黃芽亦為中國歷史名茶,自唐代開始就作為貢茶,至清代更深受歡迎。儘管在二十世紀一度失傳,所幸一九七○年代又恢復生產。主要工序為採摘後經過青、做形、攤放、足火、複火,最後再進行烘乾。殺青又分為生鍋和熟鍋,生鍋主炒青、熟鍋則另加做形。

黃茶屬於微發酵茶,和綠茶的製作工藝非常類似,只是在乾燥的前或後,需要比綠茶多加一步「悶黃」的工藝罷了。由於台灣現階段並無悶黃工藝,因此從未有過黃茶的產製,即使在對岸也同樣稀有珍貴吧?儘管與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的蒙頂黃芽,並列為中國三大黃茶,但仔細比較,霍山黃芽的外觀卻沒有一般黃茶的顯著黃色,葉色偏綠者為多,同時還帶有熟板栗香。因此有人說今天霍山黃芽已接近綠茶類了。

張曉露則無奈的表示,由於中國絕大多數的市場均以綠茶為主,因此霍山黃芽「綠茶化」可說是市場發展無可避免的趨勢,正如安溪鐵觀音今天也從原本的「青褐如鐵」明顯變成了「綠觀音」。他說霍山黃芽今天為了迎合市場而大多綠茶化,導致茶農逐漸忘卻從前的傳統工藝,而當地碩果僅存的老師傅也急遽凋零中,少有人再悶黃沃堆,因此做出來的黃茶,跟綠茶顏色幾乎相近。張君雖然年輕,卻不忘繼續追求先人留下的工藝,他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絕不會讓這傳統工藝斷在我們這一代的」,讓我深深感佩。

離去時山頭稜線上綠油油的茶園,正與一大片開得猛豔的金黃色油菜花爭鋒對峙,同樣僅採春季的六安瓜片與霍山黃芽,不正應該一綠一黃,在茶文化的席位中繼續爭鋒、互較長短嗎?揮手時我特別搖下車窗,大聲說「加油吧!曉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