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學校存亡交市場機制

 |2016.05.02
13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少子化衝擊高教,今年對國內大學來說是「一○五大限」。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台大校長楊泮池接受最新一期《評鑑雙月刊》訪問時表示,學生數減少使每名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經費,教育部應集中資源來提升學生競爭力,「學校存亡交給市場機制」。

楊泮池表示,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學生數減少後,每個學生可享受到更多資源,學校可以把學生教得更好,讓學生得到更高品質的學習,更有競爭力與能力,反過來從學生角度看,這是危機也是轉機。

教育部提出五年內讓五十所大學合併轉型政策,楊泮池認為,台灣現在的大學數目的確太多,市場機制無法不面對,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高教的方向是讓孩子更有競爭力,而不是只關心有多少大學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政府應跳出學校框架,站在更高點思考台灣的高教問題在哪裡,看看其他國家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他表示,比起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新加坡,台灣的大學生可以分得的高教資源明顯偏低,北大與北京清大每個學生享受到的資源是台大的四、五倍以上。但其實台灣投入的整體高教資源並不算少,卻被太多學校給分散了。政府應該照顧好每個學生,學校問題反而比較次要,而且也要考慮學校的轉型配套。

允准老師開公司

研發成果產業化

但學生人數減少,難免會影響學雜費收入,楊泮池表示,以目前經濟情勢來看,國內大學要大幅調漲學雜費並不容易,除了政府經費挹注和學雜費收入外,大學還有許多開源的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管道就是與產業連結,將外界資源導入校園。

楊泮池指出,現在大學教授的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台灣要留住人才,政府應鬆綁相關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例如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老師開公司、借調至業界,如此才能將研發成果產業化,也讓外界資源得以進來,大學才能更有競爭力。

楊泮池表示,我國高教教學制度的設計應該更有彈性,一學期上十八周的課實在太長,全世界很少有像台灣的大學一般,一學分設計如此多堂課,政府應該容許更短、更密集的課程,甚至有些課程不必在教室學習,網路上課即可承認學分。建議大學教授無需給學生太多知識的填鴨,而應給學生正確的觀念,以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否則學生永遠無法比老師更卓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