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讀景 公圳拆遷戶的家庭相簿

文與圖/阮義忠 |2016.02.04
1402觀看次
字級
公圳旁的拆遷戶,2012年7月 圖/阮義忠

文與圖/阮義忠

我居住的天闊社區是附近規模最大的新式住宅小區,八棟三十六層高的大樓圍成一個方正,盤踞在新店溪畔。這兒原是一片眷村,因為住著好幾位退休將級軍官,被人們暱稱為「將軍村」。剛搬來的那幾年,每天早晨都可看到這些來自大陸各省的老先生們在中庭齊步走,個個相貌堂堂,腰桿兒挺得筆直。

聽鄰居們說,眷村改建之前,光是要取得所有住戶的同意,就讓建商花了好幾年。而這裡的建築品質會這麼好,還真是多虧了這群老先生。他們組了一個監工隊,在工地埋鍋造飯,每天盯著建築工人,硬是讓誰都不敢馬虎。可嘆,不過幾年光景,中庭裡的熟悉面孔便一張張少起來,原本挺有精神的也坐上了輪椅,由外傭推著出來晒太陽。有一天,這些人、這些事都會隨著他們的離去而被遺忘,但八百多戶人家卻能長久住得安心。

天闊社區確切的位置,是在新店溪與公圳之間,我所住的最裡棟剛好挨著公圳,每天在陽台上俯瞰的就是源頭。幾年前它還是條臭水溝,兩側住戶違規占用,或是騰空架起停車位,或是設了小廚房,甚至還搭出了一個小型鐵工廠。

公圳與台北的繁華有密切關係,起建人尤其值得緬懷、記述。原籍福建漳州的郭錫(一七○六─一七六五)幼年隨父移民台灣,成年後到台北開墾。當時的台北盆地為一片荒野,一介平民的他,竟變賣家產、糾眾集資於新店溪開鑿水圳。為了讓施工順利、化解與原住民的衝突,還娶了原住民女子為妾。歷時二十二載,主幹流經新店、景美、公館、松山的渠道於一七六二年完成,灌溉區域廣達一千兩百餘甲,但三年後的一場颱風導致山洪爆發,讓木質築構的渠道毀於一旦。郭錫抑鬱往生,享壽六十一。其子郭元分繼承父志重建,引水明渠改為多處暗溝,大部分木模興建的溝渠兩側,改用土石製造,續經各地農民擴建,成為灌溉大台北地方支線最綿密的水源。

一九三○年代,北入劍潭的公圳支流被移用排放汙水,一九七○年代又經填實加蓋成為新生北路高架橋;到了二○○○年代,僅剩新店溪碧潭附近的五公里渠道,兩側擠滿因陋就簡的民宅。台北縣政府規畫其為碧潭風景區的延伸,著手改善景觀,源頭到我們家的這一段,不但種了樹、鋪了草,還彎彎曲曲地架設了木頭梯道。可惜民眾嫌上上下下麻煩,很少有人親近。

再往下的渠段,整治工程因兩側住戶陳情,一耽擱就是好幾年。整個區塊活像迷宮,狹窄巷道只容錯身,窩居著許多退休老兵及其眷屬。不願搬離的他們,在自家外牆貼著戎裝照、結婚照、嬰兒照、全家福……有的還加上感性文字,敘述家史。整個巷弄如同令人無法置信的畫廊,陳列著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故事,令人既溫暖又心酸!

陳情方式如此動人,卻終究無法改變社區進化的渠道,殘舊的聚落已被推土機一一剷平。隱在時代夾縫中的這群邊緣人,半世紀的生活痕跡就此消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