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懸明鏡青天上】 曹雪芹的風箏

文/江心靜 |2016.02.04
2795觀看次
字級
曹雪芹風箏圖譜 圖/林存青
江心靜〈千紅一窟〉2015 69 x 77 cm 彩墨紙本 圖/林存青

文/江心靜

圖/林存青

所謂經典,就是耐看,在人生不同階段看,每有不同體會,《紅樓夢》則是經典中的經典,每次入寶山總有收穫。

十年前設茶室,偷得浮生半日閒,享受品茗之樂,氤氳茶香中,翻開《紅樓夢》,全書一百二十回,講到茶就有一百一十二回,吟詠茶的詩有十多首,提到的茶有六安茶、老君眉、楓露茶、龍井茶、普洱茶、女兒茶、進上茶、暹羅茶、杏仁茶、茶果子、茶泡飯,還有杜撰的「千紅一窟茶」。

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初入賈府,步步留心,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遭人恥笑。吃完飯,丫嬛用小茶盤捧上茶來,她在家時,林家教女以惜福養身,每飯後,必過片時方喫茶,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規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隨和著些。接了茶,又有人捧過漱盃來,黛玉也嗽了口;又盥手畢,然後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喫的茶……單單漱口茶的規矩,就在巡鹽御史的女兒眼中,顯現出賈府的豪門氣派,暗示黛玉寄人籬下的命運,看似受寵,實則悲涼。

曹雪芹在書中寫了茶品、茶具、茶人、茶理、茶道,以茶祭祀、以茶待客、以茶為媒、以茶為藥、以茶養生……堪稱茶文化百科全書。

新春整理書櫃,翻出移居上海老友姍姍送的《曹雪芹紮燕風箏圖譜考工志》(漢聲出版),才知道平日隱居著述的作家,原來也有入世的一面。

在一個年關將近的冬日,老友于景廉上門求助,他入伍打仗傷了腳,賣畫維生,但家中人口眾多,生計艱難,小孩已經三天沒有飯吃了,曹雪芹聽了忍不住哽咽,但他自己狀況也不好,暫留老友在家,一起想辦法。閒談中,于景廉提到京城有貴公子,一擲數十金買風箏,那些錢,足夠他一家生活好幾個月。曹雪芹聽了,隨手拿起竹子和紙,紮糊了幾個風箏,連同向朋友借的錢讓他帶走。除夕那天,于景廉牽著驢子冒雪而來,驢背載滿鴨酒鮮蔬,歡喜答謝曹雪芹,那些風箏竟獲得重酬,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曹雪芹悲天憫人,想要傳授殘障者足以養家的一技之長,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用彩圖和歌訣講解各類風箏製作方法,把符合放飛原理的風箏,按照紙架結構和紮糊方法分類,創造了一個紮燕風箏家族,這是中國第一本有科學分類的風箏製作理論,從此為北京風箏藝人傳抄,北京四大風箏名家──金氏、哈氏、王氏、宋氏,或精於做黑鍋底、或瘦紮燕、或半胖紮燕、或小型紮燕,皆奉此書為典範。

熟讀《紅樓夢》三十多年,對第七十回中北京放風箏當作放晦氣的習俗,知之甚詳,卻不知道曹雪芹以藝濟世的感人事蹟。這本談風箏的書,是曹雪芹《廢藝齋集稿》八冊中的第二冊,其他還有談印章、談編織、談脫胎手藝、談織補、談印染、談園林、談烹調;可惜在近代的戰火動盪中,除了第二冊,其他書稿都失傳了。

現代人能夠透過《曹雪芹紮燕風箏圖譜考工志》見到曹式風箏的風采,背後也是一個曲折的故事,孔祥澤在一九四四年曾經抄摹過《南鷂北鳶考工志》,一九六三年遇到擅長丹青的風箏同好費保齡,兩人合作,把殘缺的文字轉化為圖譜,再經漢聲出版社編輯十年的投入才編成這套書。這套書內容與設計俱佳,簡體版榮獲「二○○六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代表中國參加二○○七年度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當年,曹雪芹為善不欲人知,默默把集大成的風箏技藝傳給民間藝人,如今,他創造的風箏,不只在小說中,也以天為紙,迎風飛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