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有話要說》(三十八說) 我對生死的看法

文/依來法師 |2016.01.31
1921觀看次
字級
《貧僧有話要說》(三十八說) 我對生死的看法 圖/人間社
《貧僧有話要說》(三十八說) 我對生死的看法 圖/人間社
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

文/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

佛教淨土宗稱死亡為「往生」,即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遊,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生命託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可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處之泰然。

在佛門裡,許多的大德、高僧,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生要歡歡喜喜而來,死也要歡歡喜喜而去。因為來來去去,生生死死,是無有休止。人的生命是永恆的,就等於木柴燒火,一根木柴燒完了,又再燒另外一根木柴。一根一根的木柴雖然不同,就好比人生的階段不同,但生命之火是一直燃燒不熄的。又好像我們手上掛的念珠,一顆念珠、二顆念珠……當你撥數到一○八顆的時候,它又會再回過頭來。生命也是如此,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就像是一顆一顆的念珠,所謂「六道輪迴」,就是這個意義。

所以,面對死亡,我們應該要看得很平淡。也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本身的「機械」老朽了,必須要更新,而希望死亡。就像衣服舊了,當然要換新的;房子壞了,當然要重建,人的死亡就如同換衣服,就如同重建房屋。要計較的是,我們有多少福德資糧才能換個健康的身體,生在有佛法的地方,重建堅固好的房屋。佛門常言:「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人成即佛成」「廣結善緣」,緣結多了,未來關係就良好,少與人結緣,將來必定到處不便,所以行善、行惡結緣、不結緣,對自己的未來是非常重要,因為「結緣」就是在培植自己的福德因緣,也是功德資糧的根源。

佛教講「因緣」、講「緣起」,大家都生存在「緣起裡面」,緣聚則生,緣滅則散,緣起緣滅,「緣」的道理,才是生死關鍵,生死中心。

死亡,古今以來,都是非常神祕的。因為人死亡了以後,不知道會到哪裡去?其實,佛教的〈因果偈〉說:「欲知過去世,現在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要知道未來,看看今朝就知道了。重要的是,過去已經無法改變,而所幸,我們可以為下一世好好經營,為來世種植福田,做好自己的生命主人。信、願、行,三資糧可以成就我們往生,願力引導來生,成就我們的生命圓滿。

在佛教裡,念佛人嚮往的極樂世界究竟在哪裡?佛教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大師提到,念佛的人會再回到人間來,因為人間也有極樂淨土啊!就是參禪的人悟道了,死亡以後,他的聰敏、知識、知見,也會幫助他未來再到人間轉世。這不就是他們今生念佛、參禪所得到好的結果嗎?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要這樣修、要那樣修,必定都有所得。如慈航法師說:「法性本來就空寂,因果絲毫不少,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就是這個道理了。

感謝,我曾有兩次開刀的體驗,深深體會感受到與死亡如此接近,也更促使我更加珍惜生命,把握每一當下,克盡出家人弘法的本分,誠如大師所言:「人的一生,活的歲數較多與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生命的意義。」共勉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