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32 哈佛醫學院教授 瓦丁格帶你一窺 幸福人生的真實樣貌

楊慧莉 |2016.01.02
2402觀看次
字級

幸福,是每個人追求的人生目標。但為了這個目標,你會將你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哪兒?是努力賺大錢?還是不停工作讓自己功成名就?然而,一項目前由精神科醫師瓦丁格引領、長達七十多年的哈佛成人發展研究,近來結果出爐,顛覆了一般人對幸福的認知。值此新春之際,不妨先跟著瓦丁格教授的腳步,一探美好人生的真實圖像,據以重新思索和擬定新的人生方向。

文/楊慧莉

幸福真相
無關名利 攸關安適

瓦丁格(Robert J. Waldinger, 1951-)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哈佛醫學院的教授,亦是波士頓精神分析協會成員,以及麻州綜合醫院精神動力治療暨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最為人稱許的是主導了一項重要的成人發展計畫,對於了解何為幸福的真諦深具價值。

史上最長的研究

為了得知一個人這一生過得好不好,瓦丁格所主導的「哈佛成人發展研究」(The 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追蹤研究對象一生從青春期到老年的生命進程,堪稱史上最長的成人研究。

這個打從一九三八年就開啟的研究,至今歷經七十多個年頭,年年追蹤七百二十四個人的生命歷程,從了解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狀況中呈顯其生命圖像。

類似這樣的研究極為罕見。絕大多數的計畫往往在十年內因許多人退出、研究經費不足或研究人員發生變故而無以為繼。但這個研究卻憑著一點運氣和好幾世代研究人員的鍥而不捨而得以延續。約百分之六十的受訪者至今仍活著,且持續加入研究,多數已九十來歲。目前,瓦丁格的團隊也開始將受訪者超過兩千名的子嗣列入研究對象。

勝利組vs.失敗組

漫長的研究歷經不同的主導者,瓦丁格是第四任。他表示:「當初追蹤了兩組人員。一組為哈佛學院的大二生,二次大戰期間畢業後都加入了戰場;另一組為波士頓的清寒子弟,他們多半住在沒有冷熱自來水供應的簡陋屋子。」

這兩組當初都是青少年的受訪者在進入研究前,先接受健康檢查。研究人員到府上採訪他們和他們的家長。接著,這些青少年變成大人,走入各種行業,成為工廠作業員、律師、泥水匠、醫師等,還有一位成為美國總統。有些後來開始酗酒,有少數幾位得了精神分裂症;有些從社會底層一路爬到高層,有些則反其道而行。

人際互動是關鍵

此研究在歷經七十多年後,至今每兩年仍會寄出問卷給受訪者。除了問卷,為了對受訪者的生命有更清晰的圖像,瓦丁格的研究團隊會到府上訪談,拿到他們的身體檢測報告,了解他們的血壓狀況,對他們的腦部進行掃描,跟他們的孩子對談,還會錄下他們與妻子對所關心之事的交談。

約十年前,研究團隊終於詢問這些妻子們是否願意加入研究計畫,她們許多人都異口同聲地表示:「對啊,該是我們上場的時候了。」

而今,七十多年的研究讓瓦丁格團隊從這些受訪者身上集結了上萬頁的訊息,而他們從這些訊息中學到「幸福非關一個人累積了多少財富,或如何努力讓自己功成名就,卻攸關是否過得快樂與健康」。

「其中,一個最直接的訊息即是:良好的人際互動讓人活得健康又快樂。」瓦丁格表示。

幸福關係
延年益壽 身心舒暢

瓦丁格團隊還在此研究裡獲得三項人際互動的啟示。

人際互動的啟示

啟示一:各種社會關係對人有益,孤獨感卻要人命。

一個人只要有家人、朋友或社群關係,就會比較快樂和健康,活得比那些少了這些關係的人久。反之,那些孤僻之人較不快樂,健康在剛步入中年時就開始走下坡,腦袋失智得更快,也較短命。在美國,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聲稱自己很孤單。

啟示二:親密關係的品質最重要。

儘管你在人群中、在婚姻關係裡,孤獨還是有可能襲上心頭。因此,不是你有多少朋友,是否有婚嫁,而是你的關係品質如何。身處衝突裡有害健康。舉例而言,有些婚姻衝突不斷,配偶間毫無愛意,這種婚姻有害健康,可能比離婚對身體的殘害更深。但活在溫暖有愛的關係中則具保護作用。

啟示三:好的關係不僅保護身體,也同時保護頭腦。

八十多歲的人如果身邊有段穩定的關係,在需要時有人可以倚靠,記憶力通常可維持較久。反之,記憶力會提早滑落。而關係良好未必代表一路平坦;有些八、九十歲的伴侶老是鬥嘴,但只要他們的爭吵無礙於對彼此的依賴,就不至於對他們的記憶力造成危害。

從中年望向老年

由於研究一路追蹤受訪者到他們七老八十,瓦丁格團隊在受訪者中年時就開始預估哪些人會快樂、健康地活到老,哪些人不會。於是,研究團隊收集到一切他們在受訪者五十歲時所得知的訊息。但這些能用來預測他們年老樣貌的憑藉不是他們中年的膽固醇數值,而是他們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

一般而言,五十歲時最滿意於自己人際關係的人,到八十歲時也活得最健康。而美好親密的人際關係也讓人避開了老化的各種傷害。他們追蹤到最快樂的伴侶在八十歲時,就算身體不適,但精神依然愉快。

反之,配偶如果身處糟糕的關係中,一旦有病痛,就會因為情緒上的痛楚而加劇。

幸福之道
三從四得 愛要及時

從所帶領的團隊研究裡,瓦丁格相信婚姻美滿之人較不易酗酒,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及失智;萬一不幸生病,伴侶的支持也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瓦丁格的成人發展研究還在傳統都認同的親密關係維繫之道外,理出三項鞏固關係的準則。

爭執中愛意不變

中國傳統裡,有「三從四德」,作為選妻的標準。在瓦丁格的研究中,維繫良好的親密關係也需「三從四得」。這四得是普世認同的維繫之道,即美滿關係中「得」做到的部分,分別是溝通、信任、共處和性愛;三從則是要遵從「建立生活中的分工角色」、「一起從事新活動」和「吵而不鬧」的準則。簡要說明如下:

溝通:這是伴侶間願意分享正面經驗和開誠布公談論衝突、歧見的表現。如果雙方願意解決棘手的關係難題,就代表兩人正在進行有效而深具轉化性的溝通。

信任:展現彼此信任的方式不止於留守在對方身邊,更重要的是,個人所做的一切決定都以雙方關係為最大旨趣。促進彼此信任的最好方式就是,讓雙方自由做主,並相信對方做任何決定和選擇前都有顧及雙方關係。

共處:伴侶間該為彼此保留共處時光,沒有外人的干擾,包括小孩。兩人可以一起共進晚餐、看表演、參加某個畫展開幕典禮;做什麼都好,最重要的是,兩人又重拾「追求期間排除萬難只為有多一點時間共處」的甜蜜時光。

性愛:健康的性生活為親密關係中不可或缺。性愛中所釋放的催產素除了有助生理上的連結,也讓雙方感受到彼此的濃濃愛意,關係更緊密。

建立生活中的分工角色:家事甚多,伴侶雙方務必分工合作,說好誰負責財務,誰採買、清掃,誰出去工作、在家顧小孩。角色分配搞定,才不會每天為誰該做些什麼起爭執,而保有更多有品質的共處時間。

一起從事新活動:嘗試新鮮的活動可釋放讓人快樂、興奮的多巴胺化學物質。因此,伴侶一起從事新活動,可重拾當初戀愛時的感覺。

吵而不鬧:伴侶間吵架、爭執在所難免。重點是,一旦有爭吵,最好速戰速決,且莫忘展露愛意,超越爭執點。

新趨勢顛覆錯覺

長期以來,大家都以為現代年輕人因工作關係而晚婚,離婚率始終居高不下,但美國在過去十年的「同居」族成長了一倍,從原來的百分之六增長到十二,顛覆了過去的印象。這些人不管是否有婚約,似乎都意識到要攜手共度美好人生,讓自己過得更健康、更快樂。此現象與瓦丁格的成人發展研究結論不謀而合。

「研究訊息清楚顯示:親密而美好的關係有益人類的健康和福祉,此智慧亙古不變。」瓦丁格如此歸結。不過,他也注意到人類對此真理卻冥頑不靈。何以致此?

「因為這就是人性,寧願修復關係,先追求些什麼再說。經營關係,不管是家人和朋友,相較之下,有些複雜,沒那麼迷人,且感覺沒完沒了。」瓦丁格表示。

即知即行享幸福

事實上,瓦丁格舉最近一個針對Y世代(一九八一到兩千年出生)所做的問卷為例。許多年輕人真的以為功成名就、財富是他們此生該致力的目標。然而,「七十多年的研究卻顯示,過得最好的人卻是那些投入各種人際關係之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或社群。」瓦丁格說。

既然經營美好關係是邁向幸福之道,瓦丁格建議每個人何不從現在就開始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可能是:多一些交流,少看些電視;一起做些新鮮事,活絡膠著的關係;或是盡棄前嫌,跟多年已不講話的某個家人重修舊好。

他還以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Mark Twain)一個多世紀前說過的一句話與讀者共勉:「人生苦短,哪還有時間鬥嘴、傷心及道歉解釋,彼此相愛都來不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