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張其昀與九年義務教育之試行

文與圖/黃議震 |2015.12.02
2547觀看次
字級
張其昀〈致陳民耿信札〉。 圖/黃議震
張其昀〈致谷鳳翔信札〉。 圖/黃議震

文與圖/黃議震

華燈初上的台北,夜景是奪目的,從台北盆地四面環伺的高山俯瞰,璀璨閃爍總能滌煩;其中,以文化大學後山的網球場及「曉園」是許多遊人夜未眠的記憶,而「曉園」是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的休止之所,園取其字「曉峯」命名而成。

張其昀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西元一九○一年),現已撤縣的浙江鄞縣西楊村。西楊村為明代楊文懿公守陳故里,村中有「一門三尚書」石牌坊,是為表彰名臣楊守陳與其弟楊守阯、守隨,以寒素苦讀而登進士入仕宦,為載史冊,同出一門名臣。張其昀幼居西楊村,家中食指浩繁,生計艱難,而楊氏一門的車胤囊螢往事,其受感召甚深。

民國八年,中學畢業之際,時值五四運動爆發,張其昀代表寧波學生會赴上海,參加全國學生總會的學生運動(註❶)。同年,考入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受哲學大家劉伯明教授薰陶頗深,民國十一年一月,劉伯明與梅光迪、胡先驌、吳宓、柳詒徵、馬宗霍等人,以吳宓寓宅作為辦公之所,創辦《學衡》雜誌,以謀提倡固有文化,之後湯用彤、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等人的參與使《學衡》更形壯大,形成反對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流派──「學衡派」。

而受劉伯明青睞的張其昀,對於民族文化不可毀棄而認同《學衡》的主張,一改早先投入學生運動時的激進,成為學衡派的一員。民國十二年張其昀自南京高師畢業,進入王雲五與張元濟所主導的上海商務印書館,「從事於高初中地理教科書之編輯,其編纂之精,傳布之廣,聲譽大噪。」(同註❶)其主編高中本國地理與戴運軌主編高中物理、林語堂主編高中英語課本,為當時全國通用的三大課本。

民國十六年張其昀返回母校任教於地理系,隔年母校南京高師幾經更名後訂為國立中央大學。教學之餘,有感於讀萬卷書,而未嘗行萬里路,仍不得為真正之地理學者,而開始到各地做地理考察,除深入東北,還赴西北中俄邊防實地調查,並發表專文,為其奠定日後在地理學界的學術基礎。

民國二十五年應校長竺可楨之聘,張其昀赴浙江大學創辦史地系,擔任系主任,嗣又增設史地研究所並兼任所長,後又兼文學院長。民國二十七年,在同鄉陳布雷的介紹之下,張其昀加入國民黨,開始涉足政治。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舉國危疑,張其昀奉蔣介石之電召,自廣州來台,出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第六組組長(註❷),實際上接替了同鄉陳布雷及文膽陳方的運籌帷幕,位居樞要。同年,翊贊蔣介石赴菲律賓與總統季里諾之碧瑤會議、赴韓國與李承晚之鎮海會議,雖最後三國同盟之議因美國立場而未能實現,然張其昀的謀策方略已深得蔣意。

民國四十三年六月,張其昀出任教育部長,任內在蔣的支持下,於台恢復中央圖書館、設置國立歷史博物館、科學館、教育資料館,並促成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在台灣復校,且批准私立東海大學設立、改省立師範學院為師範大學。

張其昀在教育部長任內,為提高國民教育水準及減輕兒童升學壓力,於民國四十五年決定實施「國校畢業生志願就學方案」以延長國民義務教育至九年,擇訂新竹縣試辦,「試辦當時,國人囿於升學為秀才教育,免試升學以後,國中的教育程度會降低,連帶影響高中的教育程度,甚至於大學教育程度,因此在當年實施之時,不免眾謗齊攻,多方詆毀。」(註❸)最後九年義務教育的開辦,在其任內終告未果。

詎料十二年後,九年義務教育開始實施,時任台灣省主席的黃杰於民國五十七年十月十日《中央日報》上撰文:「政府原先籌劃之國校畢業生志願就學方案……為此要政奠定基礎。」記下九年義務教育籌劃本末及張其昀的先知之功。然張其昀在台灣教育史上的奮進與貢獻,而享有台灣「教育之父」美譽,早已昭於史冊,熠熠生輝。

註解:

❶出自《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四輯之〈張其昀先生行狀〉。

❷出自《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之〈張其昀先生服務機關、職稱及起迄年月表〉。

❸同❷之曾習賢〈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先知〉一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