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 首獎 路 下(選刊)

王秀英 |2015.11.27
1692觀看次
字級

文/王秀英

看著一張張泛黃,有著歷史的照片,記錄著施工的景況。榮民孤瘦的身影站在用繩索綁著的三、四根木條(所謂的鷹架)上面,垂掛在半空中,更簡陋的是每人一條麻繩,一頭綁在身上,一頭綁在樹上,垂降到某個定點,手握鋼在陡壁上打出炮眼,將炸藥安裝進炮眼裡,施工人員避開,準備炸山,執行爆破者,點燃導火索後必需快速離開,因為經費不足,導火索的長度受到限制,無法太長。

在聳立的危崖絕壁上挖幾個洞,將支撐的樹幹插在鑿好的岩洞裡,這些斜插在絕壁上的樹幹上面,再橫、豎綁著四、五根細細的木幹,施工人員就站在那上不著頂,下不見底的深谷中,錘打著岩壁,鑿出路面。

布滿荊棘雜樹的山坡上,榮民手握長木柄十字鎬、榔頭,奮力鑿開岩壁,鑿下來的岩塊,再以鋤頭裝進畚箕,腳不停的走著,將岩塊一擔一擔的挑走。遇到湍急的溪谷仍強渡往前,危崖峭壁則懸繩索輔助通行。在霧社支線的櫻峰工務段和主線的合歡山工務段,由軍事罪犯所組成的生產作業總隊,在大雪紛飛的山嶺上艱辛的挖掘著山壁。山林裡鑿壁聲、爆破聲蓋過了鳥鳴、風聲、湍流聲,日復一日,比拳頭還大的鐵錘,鑿磨的只有鴨蛋的大小、五或六十公分長的鐵,捶打得只剩下十公分左右,絕壁危崖,一錘一鑿,交織成一條血汗公路。

築路人盧雲高先生在其〈山中的榮民──盧雲高〉中回憶其開路的心路歷程,開始時,他幾乎是一面鑿山,一面流淚,無論在老家種田,或是出來當兵時,他都不曾有過如此的茫然和無助。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才適應,也熟練了。一個工作班,一大夥人,一個工作天,運氣好,可以開拓三、五公尺,遇到必需不停的使用炸藥時,一個工作天,只能前進三、五十公分。盧雲高先生記憶最深的是人繫在繩索上,從崖壁上垂下去,在峭壁上鑿洞的那些日子,他說:

山石有時候是燙的,有時候是冰的,有時候是滑的。無論是燙的,冰的,或是滑的,都必需將身體貼上它,才能使得上力之外,身體懸在半空中,貼在山石上,至少在心理上,也才有些踏實的感覺。

無法通車的高海拔路段,物資的運送,由職訓隊員揹運,霧濃路險,負運艱危,舊照片上那些身形乾瘦的隊員,穿著汗杉、短褲,以樹枝製作的背架,上面放著沉重的物品,扛在肩頸上,頭微傾著,眉頭深鎖,眼睛盯著腳下,小心專注的走在沿著山壁、以樹幹臨時搭建的簡陋棧道上,臉上顯露吃力卻堅忍的表情。

夏日,每天早晨五點多開始工作,下午四點半收工,用餐時在野地上,一群人端著飯碗或坐,或蹲,每二、三個人圍著地上放著的兩小盆飯菜,食物看起來很少。沐浴則在野外,以廢棄的汽油桶裝著溪水,架在材火上燒熱,供施工人員取用。文山附近的施工者,收工後能到溪邊山壁下,泡泡野溪溫泉,那應該是山裡少有的能解乏、放鬆的享受!夜宿架設的帳篷,或就地取茅草、樹幹自行搭建的工棚、草寮。而冬季的合歡山、大禹嶺工區,營帳搭在雪地裡,環境雖然簡陋,但一天十多個小時的苦力活,很快就入睡了吧!第二天天亮,張開眼,依舊要繼續挖鑿山壁!

榮民農場

開闢橫貫公路期間,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為減輕開支,同時讓施工人員能有新鮮的蔬菜,因此與農復會合作,在該會的協助下分別於梨山工程處設置福壽山榮民農場、合流工程處設置西寶榮民農場、四季工程處設置菜園,種植大量蔬菜以供應施工人員食用。

台灣梨山榮民農場成立於中橫公路修築期間,一九五七年六月一日,初期生產蔬菜,供應築路人之需,隸屬梨山工務段管轄。一九五八年八月改為台灣福壽山榮民農場,試種蘋果、梨、水蜜桃等溫帶果樹,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五日改由退輔會管理。

一九五九年三月七日西寶農場成立,榮民在此落戶,開始栽種蔬菜,供應築路人。台階地四周,除一畦畦的番茄樹,就是滿滿的高麗菜了。

武陵農場位於台中縣中橫宜蘭支線上,距梨山僅二十四公里,由退除役榮民於一九六三年開墾,苗生滿阡陌的農場內,高山蔬果與茶葉(青心烏龍)為主要作物。

中橫公路主線及其支線,從宜蘭四季到南投清境沿著宜蘭支線,及位在中橫公路附近十公里範圍內的思源埡口,有勝溪、福壽山、武陵、西寶等地設置的農場,開路後的榮民以及一般退伍軍人都可以選擇進入墾殖。一九六一年二月正式成立「台灣見晴榮民農場」(現清境農場),該年四月進駐十二位榮民,之後奉命安置自滇緬地區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義民)及眷屬,種植溫帶水果。

國民政府初到台灣,在開闢中部橫貫公路的年代,正是百姓生活困苦,施政艱困的年代,為了安置退除役官兵,當時的退伍士官兵成了修築中橫公路及其支線的築路人,經國先生在公路沿線成立的福壽山、武陵、西寶等農場,種植果樹和蔬菜,不但照顧了當時退伍軍人的就業,也解決了糧食不足的困境,同時更成功培植了台灣早期所沒有的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因而改寫了台灣的農業史。

沿中部橫貫公路開闢的福壽山、武陵、見晴等農場,以及屬西寶農場的布洛灣、綠水、文山、西寶(西寶國小旁中橫公路一六一.九公里處台階地)、洛韶、華綠溪等地區,位在中橫公路附近,果菜得以貨車運送,即使道路毀損,因屬重要幹道,修復快速不致造成農損。這些地區又因景色幽美,多數為著名的觀光景點,這些農場早已不再只是當年的榮民農場,榮民的發展趨向於多元化,不僅只是務農一途,生活條件自然提昇了許多。

屬於西寶農場的蓮花池、梅園、竹村榮民墾殖地,位在立霧溪上游的主要支流陶塞溪的古老河階台地,偏離中橫公路將近十公里之遠,通往這三處的產業道路,入口在天祥往洛韶之間的中橫公路一六三.四公里處,也就是從迴頭彎沿著陶塞溪,往上游而行九.三公里的河階地。在最初開墾時期的路寬,僅是可供人行走的步道,果菜以人力向外挑送,最終此產業道路也僅二公尺寬,農產運送量小,耗時費力。遇到颱風、大雨、地震,道路崩塌,很難即時修復,看著農產腐壞,所有的辛苦付之流水,生活陷入困境。

本文所關切的重點在於梅園、竹村近四年來,經歷颱風、地震的破壞,產業道路及吊橋毀損,不但拼裝車、機車不能通行,連人都無法通行,相關單位不予修復,水蜜桃、甜柿等水果無法往外送,只能任由動物啃食。多數榮民沒有收成,紛紛將土地售予太魯閣國家公園,目前仍未放棄的八戶榮民第二代和原住民要回家,生命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