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圓環華燈初上

文/杜珍彤 |2015.11.27
1540觀看次
字級

文/杜珍彤

「建成圓環」在老台北人心中是夜市的經典,對於住圓環邊長大的我而言,它更是小學至大學畢業那段年輕歲月不可抹滅的記憶。

當時我們認定的「圓環」範圍可不小,包含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等多條馬路輻輳點上一棟被稱為「圓環頂」的圓型建物,以及圍繞這棟建物的環型馬路,輻射擴散到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天水路、太原路、延平北路、華亭街等步行約一刻鐘的範圍,都被稱為「圓環邊」。

圓環頂聚集許多攤販,販賣的物品有吃、喝、穿、用一應俱全,其中以小吃最有名。白天這裡寂靜昏暗,但晚上燈光亮起,圓環頂就像通電的跑馬燈,光度、溫度、速度同時發散。小吃攤販執杓的手不停歇,食客們東張西望遊走各攤尋覓美味,小姐、媽媽們忙著與服飾攤老闆殺價……

除了寧夏路、重慶北路邊的小吃攤,圓環邊的店面多以販售衣飾、流行或奢華物品為主,白天雖開門營業,但客人零落。黃昏後各商店招牌霓虹燈爭相閃爍,吸引打扮入時的小姐、女士上門,偶有幾位陪同購物的男士會熱情參與意見,多數男人只靜立一旁等待付帳。不論是否有男伴相隨,進店女人的購物風度大多比圓環頂的吃客、殺價客優雅,流露物欲的眼神也含蓄許多。

逛圓環,是我小學時最喜歡的晚餐後活動。媽媽剛把餐具收拾好,我就開始催她:「媽,帶我去散步。」我逛圓環不是嘴饞尋小吃,更不是想購物,純粹只是喜愛圓環頂小販的吆喝聲、鍋與鏟碰撞的金屬聲、買賣雙方討價還價聲、成群遊客的笑鬧聲所交織出的繁榮景象。

中學、大學時期,不再需要媽媽陪散步,我常利用下課回家經過圓環時故意放慢腳步,四處張望欣賞圓環頂、圓環邊的聲光熱鬧。當年圓環邊有黑美人、白玉樓等有名大酒家,偶爾會見到身著長禮服、精緻臉妝的美女匆匆穿越馬路趕上班。

黃昏後,圓環頂、圓環邊的唱片行開始以較勁的大分貝播放流行歌曲,日語歌〈愛你入骨〉幾乎連播三個月,台語歌〈孤女的願望〉、〈黃昏的故鄉〉、〈心酸酸〉、〈素蘭要出嫁〉等,輪番強力推銷的流行歌,我大概都能唱個完整。「圓環頂」、「圓環邊」好似我的聲光實景劇院以及流行歌教室。

大學畢業不久,我家搬離原址,薰染圓環邊繁華氣氛的機會銳減。多年後圓環頂建物遭火焚毀,雖經重建又幾度重新營業,但始終不能回復原先光景,圓環的光環徹底渙散。

最近市政府又提出圓環改建計畫,不論是「公民咖啡館」、「青創空間」、「商業或餐飲區」、「屋頂花園」都與我腦海中的圓環風華連不上線。幸好,圓環邊寧夏路小吃攤區頂著「觀光夜市」的時興招牌,市況依舊熱絡,算是保有一些老圓環的餘韻。

世間事物本無恆常,但我還是默默祈願圓環再現光輝,期待新的規畫產生新的效果,給新一代人留下新的記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