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空汙法的可行性

 |2015.11.27
1574觀看次
字級

空氣汙染問題愈來愈嚴重,當晚近醫界與科學發現「細懸浮微粒」(PM2.5)對健康危害之大後,各國立即在氣象預報資料中增加PM2.5指數,成為例常預報項目,民眾也很快養成查看PM2.5指數的習慣,可見PM2.5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近日環保署進行相關修法時,出發點是保障人民健康;修法概念、邏輯與結果,卻頗多值得再思考之處。

PM2.5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固體或液滴,也是主要的空氣汙染物。在環境科學領域中,它的出現相對較晚,直到二十世紀七○年代,科學家才逐漸了解它的存在與危害。PM2.5主要來自燃燒石化燃料,因為顆粒太小,所以可在空氣中飄浮很長一段時間,不易消失,也因此危害甚大,很容易被人體吸進,長期附著於肺部或氣管,其造成的傷害包括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導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過早死亡,歐美國家每年因此死亡人數已高達三十萬人以上。在汙染防治觀念及法規相對落後的國家或地區,這個數字更可怕。PM2.5已成為現代國家防衛國民健康的主要課題。

各國把PM2.5列入空氣品質管制項目,是上個世紀九○年代才開始的事,美國從一九九七年逐年加強PM2.5濃度標準;中國大陸在二○一二年在各主要城市開展PM2.5監測,台灣也是在二○一二年增訂PM2.5空氣品質標準,至今才執行了二年多。但基於汙染日益嚴重,環保署日前展開「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治法辦法」修正工作,明確訂出PM2.5指數的管制標準,以進一步保障國人健康。

環保署的美意,顯然沒有得到社會大眾的掌聲,問題出在PM2.5管制標準與管制方式。首先,環保署將管制標準訂在PM2.5濃度達到三百五十微克時,啟動管制。但學者發現,台灣過去十年來,沒有一天達到這個標準,也就是說,「三百五十」是一個陳義過高的標準,有訂等於沒訂;民眾依然會生活在PM2.5指數達到現有預報最高級的紫色警示中。

退一步說,就算PM2.5指數不幸真的衝高到三百五十或更高,環保署訂出的管制方式也充滿爭議。環保署修正後的辦法規訂,當PM2.5指數達到三百五十,學生可以停課、工人可以停止戶外勞動,這尚屬合理。最令人愕然的是,環保署的管制方式包括了交通工具,屆時民眾只能開電動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禁止使用私人汽車及機車,以減少汽機車排放汙染微粒,這個規定的衝擊何其之大,更不可行。

台灣的汽機車總數超過二千萬輛,承擔了極大部分的交通運輸任務,環保署如何能全面禁行?即使禁了,試問,以國內大眾運輸的承載量及便利性,能完全取代汽機車嗎?而空氣汙染是進行式,一旦進行管制,行進中的車輛是就地停車,丟在馬路上不管?即便開放路邊紅黃線停車,但工商繁忙地區平常就車位不足,何況禁車令一下,路上所有汽機車都要找停車位,屆時的爭搶糾紛已可預期。

我們支持環保機構提高空氣汙染管制保障國人健康。但對於此項管制標準與方式都有待商榷的修法,如果不可行,那麼所謂提高管制標準就只是虛應故事,有做等於沒做,且徒增擾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