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當年】 百姓曾自稱朕

文/劉鍇 |2015.11.25
1358觀看次
字級

文/劉鍇

提到中國歷史上專有的特定稱謂「朕」,稍稍懂些歷史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不是古代皇帝的專利嗎?」是的,「朕」確實是古代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名詞。不過,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平民百姓也有過一段自稱「朕」的歷史階段,也即是說,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也曾揚眉吐氣地自稱過「朕」!

中國古代的皇帝專權專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號令天下,莫有不從;「朕」,便是他們自己規定的「專利自稱」。然而「朕」,最初的字義──指自己(自身),是第一人稱代名詞,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對「朕」的解釋是:「朕,身也。」《說文》中則解釋為:「朕,我也。」《詩·大雅·韓奕》中有「無廢朕命」之詞,《楚辭·離騷》中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記述,都是第一人稱代名詞。東漢蔡邕在《獨斷》中則闡述得更為直接:「古者尊卑共稱朕。」因此,「朕」最初就是「我」、「我的」代稱,不論尊卑,人人都可自稱「朕」。

「朕」的分水嶺出現在秦朝。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谷」、「寡人」。隨著秦朝建立,秦王政(秦始皇贏政)創立皇帝尊號,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天子自稱曰朕」。這個稱謂從此一直流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

自此,「朕」便由大眾普遍使用的自我代稱,變成了皇家的專用詞,染上了「唯我獨尊」的色彩,平民百姓誰再敢自稱「朕」,那便要殺頭了,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使用「朕」這一稱謂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