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雋關注經、史 多元研究佛典

陳瑋全 |2015.11.25
1515觀看次
字級
龔雋教授 江西南昌人, 武漢大學圖書學系畢業、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碩士、武漢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華南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所長,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專長為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等。 圖/張桂菊提供

文/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圖/張桂菊提供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從事佛學研究時即與佛光山結緣,與星雲大師因緣很深,曾有許多次機會在山上和大師請益、互動。因此,他想將台灣人間佛教的經驗引介到大陸,進而邀請大師到廣州中山大學舉辦佛學講座;這是星雲大師第一次在中國大陸的大學演講,更是一次重要的破冰之旅。

自此之後,龔雋幾乎年年應邀來佛光山參加學術活動或研討會。五、六年前,還來到佛光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一學期。龔雋表示,星雲大師以簡單明瞭的方式,闡明佛法高深智慧,而且很親切、幽默和生活化,他說大師是讓他很有觸動的當代佛教高僧,從大師的身上受益很多。龔雋說,他記得星雲大師有次和他分享,認為做人最重要的是心量要大,讓他心有同感,並從《六祖壇經》當中找到印證:心量廣大即是大乘。他認為,大師將生命歷練與經典轉化為生活與處世的智慧,是位了不起的行者。

探究系譜 呈現多重面向

近年來,龔雋關注中國佛教經學與史學的關係。他認為研究佛典,歷史考訂方法雖然重要,但其背後也預設許多近代化的信念和思想的問題,需做深入的批判與反思。學術研究是多元的,不能是單一的歷史文本的考訂所壟斷。

過去學界的歷史學觀念,在佛學研究上繳出很大成績,但是需要反省的地方也不少。以《六祖壇經》版本研究為例,惠能大師時代,即有許多不同的抄本,詳略皆有,還無從確定哪一本子價值最高。考訂經典內容必須具備時代的常識,當時沒有錄音紀錄,敦煌抄本雖然簡略,不能說它就是最初最完善的抄本。從經典群與宗教社會關係去做系譜學的探究,更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向。

人間佛教 佛光山具體化

另一方面,龔雋也關注近現代漢傳佛教的研究,他認為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理念,在佛光山的發展實踐中,大多已得到具體實施。

當年太虛大師曾經提出許多想法,都還只是理想而已。

如從當時教育部的檔案,即可看到太虛曾提議成立正式的佛教大學,卻被當局駁回;也曾提倡僧侶參與政治、佛教走向國際化等。這些現在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運動中,都可以看到具體的落實。

過去許多改革被認為是背離正道,受到來自佛教內部傳統和保守力量的反彈。但是龔雋認為,現今的人間佛教,展現佛法權變善巧的一面;顯現在外是現代模式,內涵上兼顧傳統,將傳統與現代融合,修行與生活不相悖離,深具挑戰,需要高度智慧與勇氣才能夠完成。人間佛教改變近代以來漢傳佛教中許多衰微頹風和頑劣陋習,在現代化的思潮中重新塑造佛教的正面形象,重拾大眾對佛教的信心與信仰。

知行合一 生命體驗學問

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多年,生活中難免面臨不同階段要跨越的課題,經典與禪宗思想,對他的幫助很大,龔雋如此表示。

他認為真正的學問應當是知行合一,要在生命當中去體會。例如他多次研讀《維摩經》,每次體會都不同。他認為,對一部經典的理解,其實與生命的經驗相關,生命愈豐富,就愈能理解經典所說的內容,如果研讀經典脫離了生命體驗,一定會有局限。

他認為,現代的佛學研究太受西方近代化的影響,而缺乏對傳統智慧的真切體會。

像他過去讀莊子時,一個小故事就能表達出大智慧,他很讚賞古德的這種智慧。星雲大師的文章寫得精簡又生活化,用老百姓能夠讀懂的語言去闡明經典智慧,他對此也深表歎服。(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