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資訊社會系列 勿為社群民意所哄騙

 |2015.11.24
1430觀看次
字級

杜鵑颱風侵台,北北基原宣布放半天假,遭到一片罵聲,導致決策改了。網路論壇稱,是「社群民意」的又一次勝利。三位市長體恤民意,多少是向網路低頭的結果。然而這些「社群聲量」未必有效反映了「全民意」。

社群平台的「聲量」是當前民意的重要指標,但由常理可知,表面的人多、聲量大,不一定代表智慧和真理,甚至是反動的集結。新聞學「沉默的螺旋」理論中,當人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與眾人不同時,會降低表達意願。這種「從眾」心理是怕被視為「異類」。

美國研究發現,網路正在加劇美國民眾觀點的分化。當身邊同觀點的人、不願提「異見」的人愈多,人們愈會選擇性閱讀、按讚。激進者以為「人多勢眾」,甚至對表達不同觀點的人進行騷擾攻擊。

社群媒體實際上壓制了觀點的多樣性,抑制了對公共事務的討論。低教育程度者更可能在臉書暢所欲言,反之則傾向沉默。知識水平雖與理性、節制並無直接關連,但網路言論日漸淺碟化、民粹化,證實沉默螺旋現象不因媒體不同而異。

媒體扮演理性反省或推波助瀾角色,也是國家進步指標。今年五月,美國巴爾的摩發生種族暴力衝突,兩黨國會領袖同聲呼籲各意見領袖「走出網路」,大家「面對面」解決問題。在重大事件中,強調連結的社群媒體,並無益於解決歧見和辨明真理。「走出網路」成為警鐘。

英國愛丁堡大學實驗發現,網路資訊雖然快速、大量、方便,卻愈來愈難分析思考。美國南加大教授克里斯蒂娜.勒曼用「多數幻覺」解釋網路流通的偏差,因為網路結構龐大,自己看到的僅來自朋友的分享,見樹不見林,少數人引起的統計偏差,便會誤導大多數人。

社群網路有個「朋友悖論」,都是因為看不到整體而生「幻覺」;實際上,流行與普及的程度,遠低於表面的呈現與想像。巴爾的摩種族衝突也顯示,社群平台上朋友圈內的「共振效應」,對擴大誤解與激化情緒,反而要負責任。

思考網路傳播與人性,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負面消息、反社會言論、謊言謠傳都會快速傳開,這些少數人的意見反而成為主流。有建設性的正面議題,本質上缺乏網路文化的趣味,如果不為高連接量的節點所認同,傳播自然遲緩,甚至無疾而終。

正面議題若想爆紅,其實是可以作弊的。美國有些公司專營「殭屍粉絲」,開發電腦程式來編造海量「口碑」貼文,快速累積出驚人的社群聲量。也有科技公司提供「產品行銷」或「政治行銷」。在可見的未來,「社群民意」的純粹性與可信度,將愈來愈低。

英國《每日郵報》介紹克里斯蒂娜.勒曼教授的研究,用了一句警語作標題:小心臉書幻覺的哄騙,你感覺所看到的影視、圖片、趨勢,會比實際更普及、更流行。

各地社會運動普遍有相同經驗,一個立意良善的改革呼籲,初期透過社群媒體得到關注,卻因各種激進元素或利益團體介入而失焦、走樣。先進國家也愈來愈意識到,需用制度來疏導數位狂潮,不輕忽沈默多數,不輕信「社群聲量」,才能發揮「理性反省」的功能。(系列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