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資訊社會系列 未來人人成為自媒體

 |2015.11.22
1579觀看次
字級

資訊科技進步,市井小民不再是「無聲而只能觀看」的受體;都可透過網路「報導新聞」,表達意見,評論時事。第一手傳回消息的可能不是記者,而是剛好經過的路人,如手機拍下被吹歪的郵筒。

只要觸控手機結合社群App分享,便利的3C讓更多人成為「自媒體」,連主流媒體也跟進。這種新聞生態鏈慣壞記者,沒新聞就去臉書、批踢踢巡網。網路解構了新聞業,創造出「素人記者」,成為新聞來源、新聞參與者與分享者。

專業記者知道新聞應求證,評論應理性平衡。但「素人記者」少有專業素養,沒有媒體機制把關,常多不實報導,斷章取義的評論;也許點閱率高,卻沒有太多閱讀價值。

為了與「自媒體」搶時效,傳媒電子報推出「即時新聞」,先刊先贏。臉書也新增功能,幫記者追蹤新聞。但機械式以量篩選出的熱門議題,因點閱率高而吸引記者,卻可能多的是假議題和緋聞。

新聞重要性的判斷可能遭扭曲,但不必太悲觀。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二○一一年發表〈人人皆記者,新聞產業的未來〉,指電視新聞在報導阿拉伯之春或日本海嘯時,加進一些取自YouTube的業餘影片,比專業拍攝的影片更即時,更全面關照現場。

美國在一九八○年代興起公民新聞學,主張從「資訊式新聞」發展到「交談式新聞」,讓大眾透過與記者辯論,解決公民切身問題。循此發展,出現了「素人記者」前身的「公民記者」,以獨立身分報導和評論事件。

公民記者採訪的動力,來自個人生活經驗和社會關懷;是一種自我實踐,下筆帶有感性和主觀,雖常有偏頗,但不致有對立情緒。部落格盛行後,公民新聞學愈加成形。

無論公民新聞學、公民記者,新聞傳播學者都給予正面評價。但網路出現的數量龐大「隨機記者」卻多爭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指出,網路社群與傳統媒體正處於「化和」過程。社群網站逐漸取代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傳媒愈來愈無法掌握輿論,不得不「轉型」而與網路更相似。

傳媒追蹤網路社群,處於動態風險中。部分媒體跟進網路報導情緒,而非報導事實。傳媒(或網路)的「即時新聞」經由網路(或傳媒)再製,效應擴大百倍。即使後來證明不實,刊登澄清,早已覆水難收。

媒體近年流行爆料新聞,這與社群網路的「隨機記者」性質多不謀而合。爆料有正面功能,如颱風來襲時,網友會上傳災情影片,還會轉貼、評論,電視台也成立災害上傳社群迴路系統,傳播學者稱為「颱風現象學2.0」。

颱風災情難造假,但社會糾紛、政治訊息可能以訛傳訛,發言者也可能過度主觀或持既定立場,雖然大快(部分)人心,但觀眾被粗糙、民粹的「所謂新聞」餵養慣了,易使社會瀰漫非理性氛圍。

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日益發達,社群讓民意更為發散;甚至代替閱聽人篩選他們想要看到、聽到的新聞。「自媒體」趨勢難逆,「隨機記者」不會消失。傳統媒體、教育體系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培養高素質公民,在機會到來時,扮演高素質的「素人記者」。

(系列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