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諾貝爾文學獎 揭曉的那一晚

文/林黛嫚 |2015.09.03
1409觀看次
字級

文/林黛嫚

那一晚是怎麼樣的一晚呢?

因為是固定十月第一個周四晚上,台灣時間約七點半左右揭曉,前一天梅新主編會跟大家說周四反正要忙到三更半夜,可以稍晚進辦公室。然後大約六點鐘左右,就分批去用餐,七點鐘一到派一位編輯到編譯中心等候,外電一有消息確定得獎人,就開始作業,看是哪一國的作家得獎,再邀請那個領域專精的學者撰稿。當然因為都有預測名單,也可事先布局。大致邀稿完,在等待來稿時間,編輯可以先作業,想大標題,整理編譯中心提供的外電譯稿像是讚詞及簡介等。

到了十點左右,稿件陸續傳到,便開始發稿、組版,完成包括小傳、作品年表、評介、作家照片、書影、作品選譯,可以讓讀者花最少時間獲得最豐富資訊的諾獎特輯。一向是最早開印的副刊,今天有特權至遲十二點送到印刷部門。為了讓副刊的同事可以搭上公車回家,按照工作性質陸陸續續下班,工作完成後我開車,先送美編,再送和我同樣住在南台北的主編,等我回到全家人早已進入夢鄉的家中,往往接近深夜兩點,啊,真是漫長的一天啊。

台灣的諾獎大戰,據鄭樹森先生的回憶,是從一九七九年希臘詩人艾利提斯榮獲桂冠,《聯合報副刊》得到報社的大力支持,以極昂貴的越洋電話邀約海外作者撰稿,為掌握時效,甚至以電話讀稿、由副刊編輯記稿的方式完成稿件傳輸,這個成功的創舉也揭開兩大報諾獎大戰的序幕,自此,每年十月第一個周四,《聯合》、《中時》兩報副刊挑燈夜戰的事如儀式般定期上演。

梅新主編出身《聯合報副刊》,自然十分熟悉這樣的作業方式,到了《中副》也無可避免地加入競爭的行列。說實話,《中副》各方面條件都不能和兩大報相較,得到報社的奧援也較少,堅持也要有一個諾獎特輯,無非是認為《中副》的讀者也有如兩大報讀者般知的權利。

諾獎大戰考驗的是主編的學術識見以及學界人脈,名單揭曉的第一時間就得判斷向最合適的人選邀稿,梅新主編文壇、學界資歷比我深厚,當時副刊人手也較充足,等到學中國文學的我接任主編,每年最讓我頭痛的就是這個諾獎大戰了,幸好有《中副》的前同事、在紐約讀書教書的郭強生一年一年陪我度過難關。

當然也不全然是艱辛的回憶,高行健得獎那一次,就讓我在報社大大露臉。高行健未得獎前,曾經應邀來參加《中副》主辦的「百年來的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也參加了會議後的旅遊,遊覽阿里山與日月潭,之後我獲新聞局贊助帶幾個作家到歐洲旅遊,也搭便車辦了幾場座談會,其中在法國巴黎辦的一場就有高行健。那場我主持會議,高行健坐在我右邊的照片,原本我安排發在副刊,被總編輯看到後,就提到新聞版面,並且是放在頭版。

報社結束後,固然有許多悵惘,也有許多歡欣之事,再也不用製作諾獎特輯就是其一,每年秋天十月第一個星期五,我可以好整以暇仔細欣賞三大報為我這個讀者製作的諾獎特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