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董作賓與郭沫若的蜥蜴殘夢

文與圖/黃議震 |2015.09.02
2630觀看次
字級
董作賓致李濟信札 圖/黃議震
董作賓的甲古文 圖/黃議震

文與圖/黃議震

今年適逢董作賓先生誕生一百二十周年,原以為會有不少精采可期的研討會或大展,一掃二Ο一三年中央研究院在「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所辦「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特展」的若干遺憾。

但學界對於紀念這位甲骨文大師顯然是淡漠的,這樣的現象正是史學及文字學由盛轉衰的表徵,不由令人想起陳寅恪在〈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一文談到學術興替「實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注❶)。

一八九五年,清廷因甲午戰敗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這一年董作賓先生誕生於河南南陽,一個平常的商人家庭,在董作賓自纂《平廬影譜》中載有「丙午,十二歲,是年春,母病,娶錢氏沖喜」、「戊申,十四歲,課餘,助父作手工業,印衣袖。臘月,寫春聯,鬻之。為人刻印章,每字入銅元四枚。」

可見其青年時期生活之一斑。

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董作賓入北京大學當旁聽生,初學甲骨文,隔年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成立,入所為研究生。民國十七年主持小屯殷墟第一次發掘,自此開始了甲骨文的研究生涯。

民國十八年秋,殷墟第三次發掘的最後一天出土了著名的「大龜四版」,當時郭沫若正寓日本寫《卜辭通纂》(注❷),得知這個消息後,寫信給史語所要求先看大龜四版的拓片,並希望能獲贈此全份拓片。

當時所長傅斯年徵求董作賓、李濟同意,「那時大家都同情這個流落在海外的窮書生,很快地就答應了他的請求,把這個尚沒有發表過的拓片檢出一全份送給他作研究資料。實際上傅孟真(即傅斯年)的決定和我的贊助也是根據彥堂先生(即董作賓)的態度而定的。假使他有絲毫不願意的表示,大概這四張拓片是不會送給郭氏的。但是彥堂很慷慨。」(注❸)

聰明的郭沫若得到這四張拓片後,逕行把它們編入他的《卜辭通纂》,等「一切都安排好,並且付印了,才寫信告訴史語所他的這一計畫。」(同注❸),這件事把大家弄得很尷尬,尤其是傅斯年。

《卜辭通纂》出版後的十七年,左派的郭沫若寫了一篇文章〈蜥蜴的殘夢〉「回報」董作賓,文中罵董寫《殷曆譜》「真可說是捧著金飯碗討飯了」(注❹),董作賓為此大動肝火。

無論郭沫若出於何種心態抨擊董作賓的著作,董著的《殷曆譜》也或有些瑕疵,但其歷史定位已是「歷劫不磨」了;倒是郭沫若在七十五歲時曾說:「我想我已經寫了幾百萬字,但是如果根據今天的標準予以評價時,我寫的這些東西都應該燒掉……」(注❺)

如果郭說此言是真心的,那當然不能遺漏其名篇〈蜥蜴的殘夢〉了。

注釋:

❶出自陳寅恪的《金明館叢稿二編》,第三一八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❷出自《董作賓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集》,第一十二頁,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出版。

❸出自李濟著《感舊錄》,第一○七頁,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出版。

❹出自李濟著《感舊錄》,第一○五頁。

❺出自郭沫若一九六六年四月十四日在全國人代會常務委員會上的演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